2020年文化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1-05 11:05:26 人气:0 来源:admin

2020年桐城市文化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密结合我市群众文化的实际,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现将2020年文化馆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免费开放工作是文化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文化惠民的有效途径。桐城市文化馆不断探索开展文化活动新方式,利用网站、公众号、抖音、数字一体机等数字化资源为市民提供数字信息服务,让群众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小剧场《周末影院》已是我馆一个重要品牌,每周六对广大市民放映免费电影。2020年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五彩纷呈,共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14场(次),文化馆共举办安徽省2020年“乡村春晚” 8场,其中安庆市首场《乡村春晚》在双港镇龙山村举行;和结对村范岗镇合安村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五四期间文化馆联动总分馆组织开展“弘扬五四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在桐城市青草镇花戏楼多功能厅,通过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成功举办了“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活动暨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会,线上线下互动,当天观看人数达8万之多,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七夕期间,在文化馆小剧场举办“倒底人间欢乐多”七夕情歌会专场演出;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文化馆在市民广场开展了“欢乐中秋 献艺国庆”为主题2020年桐城市少儿才艺展演出和文化馆小剧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暨国庆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庆祝为主题的活动。

二、组织展览展示、培训辅导4-5月份,文化馆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培训班两期;5月份,为让全馆职工和文化馆门面承租户以及场馆人员全面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开展一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5月底我馆选送的30幅优秀少儿书画作品参加《2020年安徽省少儿书画大赛》成绩喜人:其中一等奖两人、二等奖四人、三等奖四人,本次活动,有利用激发学生们的课外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六一” 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受疫情影响,文化馆开展“六一”少儿戏曲展演短视频作品线上展示,减少人员少聚集、少流动;7-8月,举办文化馆连续四年来开办少儿暑期免费美术培训班(设初学班、加强班),丰富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充实了我市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这一服务已成为文化馆的品牌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10月份由安徽省文化馆、安徽美术出版社和全省文化馆联盟共同主办、桐城市文化馆执行承办的“全民艺术普及校园行——2020年安徽省少儿书画大赛优秀作品赴桐城巡展”四场展览,分别在桐城市吕亭镇中心学校、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桐城市东关小学、桐城市沙铺学校、依次展出。受益学生达10000人次;127日市文化馆2020年度第一期戏剧化妆免费培训班;1221日举办“2020年度桐城市文化馆第二期黄梅戏培训班(司鼓)”。

三、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面对疫情,桐城市文化馆迅速组织群文工作者及文化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助力抗疫。以文字、戏曲、鼓书、非遗等艺术表现形式为抗疫过程记录宣传,《抗疫走马灯》、黄梅大鼓《出征》,新编黄梅戏《疫情防控莫迟缓》、小品《拜年之争》、黄梅戏《众志成城齐防控》、桐城门歌——《防疫情》、桐城鼓书——《五字战疫情》、蛋雕作品《国士无双》、《战疫》、《致敬——逆行者》、《三“山”镇病毒》、《我是党员我先上》、抗洪中的《黑脸书记》等。7月份桐城市文化馆积极备战第三届安徽省群星,群星奖作为群文工作最高奖项,文化馆为实现目标拼搏。2020年我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采风,以“中国好人”汪秀云事迹为蓝本,创作出话剧小品《你是好人》,积极参加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戏剧、曲艺门类)评选。为此文化馆工作人员努力提高自身条件,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制定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学无止境,向这一至高荣誉奋力靠近。

四、弘扬志愿精神 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123-323日期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馆文化志愿者积极开展值班值守工作,做好进出入登记、测量体温、日常消毒工作,并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组织部号召,积极向受灾地区捐款;文化馆志愿者服务站是文化馆的窗口,每天8小时执守,在疫情期间,担负着测温、扫码、登记、控制人数等具体工作,并向公众提供热忱周到的服务;4月份,在鲁王河,文化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主题爱国卫生运动,走进鲁王河,践行绿色环保理念;7月份,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和非遗项目传承人组织“抗洪救灾文艺小分队”前往全市三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同心协力 共建家园”文艺慰问演出;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桐城市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一一重阳节”——“情系老荣军 欢度重阳节”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继续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文艺下乡、文化进基层等活动。建立文化志愿者评优机制,于12月份评出最美非遗传承人、最美文化志愿者各5名,评出江觉迟、邓光福、张小根、薛海霞、唐立五位入选“2020年最美非遗传承人”;徐文联、童复猷、王云霞、张月红、李增堂五位入选“2020年最美文化志愿者”,评先评优让志愿者们有集体归属感,激励干劲,个个争先创优,让优秀者更优秀,从而使文化志愿者队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先锋队。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举措

1、升级保护。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名录申报机制,对一些非遗项目坚持保持原汁原味,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予以申报。2020429日,安庆市人民政府宜政秘(202032号文件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桐城市“裁襟励子、鹿儿城传说、桐城谚语、桐城剪纸、汪氏治伤膏”榜上有名。

2、田野调查、项目抢救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流动的,非遗中心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2020年,对濒危状况突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桐城歌(渔歌)进行了抢救、普查、深挖,组织人员深入沿嬉子湖区域嬉子湖镇、金神镇、双港镇、鲟鱼镇、孔城镇圩区渔民、老文化人家中走访,了解渔歌的现存状况,对渔歌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濒危程度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保护规划,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各种方式,对资源进行了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目前已完成60多位年龄55岁以上的渔民的采录,视频资料达30个小时、图片500多张、渔歌约180余首、相关文字8万字左右,计划2021年底完成专著《桐城渔歌记忆》出版。

(二)、传承方式

1、组织开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期集中培训学习

为切实提高全市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法规意识和思想水平,增强非遗传承的责任担当,规范非遗传承人传习授徒任务,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培训班4期,重点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当谈到非遗的保护与利用时,要求传承人要树立“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树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非遗保护事业中传承坚守工匠精神;抓好非遗的调查、发掘和公布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保护为主做好公益性开发;推进市场化运作,在造福于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乡愁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指出每年要加强对传承人的量化考核管理,对没有传承能力,不履行传承义务和责任的传承人实行“退出机制”。

2、走访慰问传承人,

为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和服务,让非遗传承人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更好地传承好、弘扬好非遗文化。2020年,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不定期先后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桐城歌代表性传承人查月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云芳、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圩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钱殊杰、王超等传承人开展走访慰问20次,对传承人的默默长期坚守表示感谢,鼓励他们继续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希望传承人积极履行传承职责,主动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3、开展非遗项目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四进”活动

今年以来,市文化馆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城歌》传承人,先后赴桐城师专、中华职校、桐城二中、卅铺中心学校、沙铺学校等校园传习所开展教、传、唱活动12场,服务学生观众1200余人次;开设“黄梅戏非遗课堂”12节,知识讲座14次,非遗图片展10次,服务学生1600人次。课堂上老师们认真普及黄梅戏知识、教唱黄梅戏片段、与孩子们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弘扬了戏剧曲艺传统艺术,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地方传统文化。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加速进入百姓视野、融入百姓生活, 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释放出非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成为景区营销宣传的新体验、新亮点、新途径。519日,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推荐我市两个省级非遗项目《秋石》《桐城小花》参加“健康旅游,美好安徽”为主题的“5••19中国旅游日”安徽主场活动;6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非遗项目《秋石》、《桐城小花》、《孔城米饺》、《桐城剪纸》、《汪氏治伤膏》、《桐城棕编》、《李记麻饼》、《桐城蛋雕》八个项目同时在孔城老街开展展览、展演、展示、展销,九位代表性传承人各显身手、大展才艺。非遗过大年,欢乐迎村晚,乡亲们齐聚一堂喜乐融融汇聚在孔城镇锦湖广场,由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经两年的时间潜心挖掘和扶持的非遗项目《孔城庙会》部分传统节目“龙灯舞”、“悠秋”、“打连厢”、“旱船”、“车上轿·贝壳”、“十番锣鼓”等,亮相在孔城镇中心村锦湖广场,非遗表演传承乡土文化、丰富村民生活,为现场观众送去元旦祝福,久违的景象复原,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提升推广平台

采用平台加校园传习所、传习基地、《非遗课堂》流动形式推广非遗,做到守正创新。423日下午,省内知名音乐人牛天民教授来桐就国家级非遗“桐城歌”——《抬石号子》二次采风,前往大关镇旵冲桐城歌县级传承人倪渐银家中,对《抬石号子》的唱腔、唱音再度挖掘整理。开播抖音号《桐音桐话桐城歌》。1227日,《桐城歌组歌》荣获“桐城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演艺类)三等奖。1230日,市非遗保护中心指导编排的黄梅小戏《裁襟励子》首演。

(四)、建立评优机制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激励非遗传承人积极主动开展传承传习活动,以及进一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引导和激励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2020 年度桐城市最美非遗传承人、最美文化志愿者”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最美非遗传承人、最美文化志愿者各五位,并举行颁奖仪式。

六、充分发挥党支部先锋引领作用 文化馆支部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疫情期间,投身到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响映上级主管部门号召,组织党员同志献爱心,积极捐款,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文化馆支部组织每月一次到唐湾镇蔡畈村扶贫点看望扶贫对象,了解贫困户的需求,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

    文化馆党支部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方针,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助力群文事业发展。

七、总分馆2020年工作总结 市文化馆大力推进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现实16个镇街全覆盖,着力实现市、镇、村三级群文活动、文艺创作、业务培训、数字服务等四方面的协同联动,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标准化,从而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效能提升。

1-2月份:文化馆总馆与范岗镇文化馆分馆组织了“非遗过大年 文艺进万家”活动;全市各镇、街文化馆分馆极积报送《乡村春晚》,共演出12场,群众参与程度高,反映良好,离不开各分馆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今年总馆组织策划了多个面向分馆的特色活动,与分馆联动送去精品演出共5场: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由桐城市文化总分馆人员组成的文化志愿者大队前往吕亭镇双龙村和鲁谼山村开展“弘扬五四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系列活动;613日在孔城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如期相约在老街,感知有温度的非遗;723日下午,由文化志愿者、非遗项目传承人组成第一批小分队成员共12人,奔赴金神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开展“同心协力  共建家园”慰问演出活动;724日,桐城市文化馆第二批“抗洪救灾文艺小分队”成员14人,奔赴孔城镇孔城初中受灾群众安置点,继续开展“同心协力 共建家园”慰问演出活动;725日下午,桐城市文化馆第三批“抗洪救灾文艺小分队”来到了双港镇中心小学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慰问演出;922日,以“庆丰收 迎小康”为主题的 2020年桐城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暨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会,在桐城市青草镇花戏楼广场隆重举行;精品展览共4场、1028日,由安徽省文化馆、安徽美术出版社和全省文化馆联盟共同主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教育局和吕亭镇人民政府承办,市文化馆执行承办的“全民艺术普及校园行——2020年安徽省少儿书画大赛优秀作品赴桐城巡展”开幕式在吕亭初级中学举行,依次在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桐城市东关小学、桐城市沙铺学校展出,提升了分馆的参与度,还将多个全市性培训活动下移至分馆举行:2020年桐城市文化志愿者骨干及专业知识培训班在吕亭镇洪桥村文化乐园举行。全市40多位文化志愿者骨干参加学习培训。文艺创作方面,结合年度各类业余文艺创作评选活动,针对分馆的薄弱环节派出创作干部深入辅导,对重点作品以联合打造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创作扶持。由各镇街文化分馆(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推荐,经1224日评选小组认真审核,报局领导批准,并向社会公示,评出江觉迟、邓光福、张小根、薛海霞、唐立五位入选“2020年最美非遗传承人”;徐文联、童复猷、王云霞、张月红、李增堂五位入选“2020年最美文化志愿者”。1230日,总馆举办了“2020年桐城市最美非遗传承人 最美文化志愿者”颁奖仪式,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本次活动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丰富广大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做到文化惠民、乐民、为民,引领时代新风尚。

2021年,桐城市文化馆将继续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投入、分层管理,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进一步扩大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覆盖面,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