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乡的《桐城歌》(四)

发布时间:2016-04-28 10:10:54 人气:0 来源:admin

——兼谈桐城文化

《桐城歌》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据专家学者考证:“桐城歌”的主要价值,还体现在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因性孕育、塑造作用。

“小子本姓陶,天天打猪草……”、“郎对花,姐对花……”,黄梅戏“打猪草”、“对花”、“观灯”等的对唱,其词、曲,包括黄梅戏整体的语言、唱腔都保留了鲜明的“桐城歌”特色。

 “桐城歌”的《卖柴买米养爹娘》歌词,“桐城歌”的“慢赶牛”曲调,黄梅戏在应用时几乎完整照搬。

“桐城歌”中的“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花”、“十月怀胎”、“苦媳妇自叹”等都被黄梅戏吸收采用。

 “桐城歌”中《乖妹与黑郎》、《妹妹跟我保快乐》、《太平灯歌》等不仅有白有唱有对答有交流有表演,还有行当装扮角色分工人物造型等(后来郑绍周先生的《新八折》移位),使黄梅戏从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的调中脱胎换骨,迅速裂变为戏的品味,“桐城歌”中男女对唱的比兴手法在黄梅戏中更是屡见不鲜,使“黄梅戏迅速获得演的品格”。

“桐城歌”的曲式和调式,这种近似口语化的歌谣,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裹着山野的风,流着田畴的韵,朗朗上口,优美动听,为黄梅戏奠定了宝贵的音乐基础,成为黄梅戏音乐难能的母体。

章欢先生在《桐城歌研究》中,通过“桐城歌”和“黄梅戏”中《灯笼》-《送同年》、《桐城好》-《安徽美》、《苦媳妇自叹》-《苦媳妇自叹(黄梅戏)》、《慢赶牛》-《慢赶牛(黄梅戏)》、《卖柴买米养爹娘》-《天仙配.四赞》以及《十月怀胎》、《夫妻观灯.开门调》、《对花》、《孟姜女送寒衣》等,从歌词、曲式、调式结构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引据、论证和分析。徐桂枝女士、查宗和先生对《桐城歌》和黄梅戏的渊源关系也作过充分的研讨。和许多专家学者一样,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的历史史实,无可辨别的论据,对“桐城歌”“使黄梅调顺利向戏剧过渡”,“完成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整体移位”等观点作了无可辩驳的诠释。

目前的三种观点: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二、黄梅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怀宁石镜乡有个黄梅山,当年民歌、小调盛行,逐步形成“怀调山歌”,后以山定名为黄梅调。著名剧作家陆洪非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说: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桐城歌谣流布湖北黄梅一带后,给当地的黄梅(采茶)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食粮,充实提高后的黄梅调进入安徽安庆地域后,由于“桐城歌”的再次融入,引发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急遽嬗变。

除上以外,有些学者的论证和结论也比较客观:如果我们将一个剧种比喻成一条江河,那么,对于催生这一剧种成熟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文学、音乐素材,只能算是沿途汇入那条江河的支流。黄梅戏之于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和“怀调”、“怀腔”的关系,就如同江河与支流的关系,“黄梅采茶调”和“怀宁腔”是黄梅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不是黄梅戏的源头。

黄梅戏从剧目的溯源,声腔的形成,演员的师承关系、历时历代黄梅戏的代表人物和黄梅戏班社的踪迹以及黄梅戏历史沿革的发展充分证明,黄梅戏的源头应在安庆地区,黄梅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被誉为黄梅戏第一班的是桐城青草塥人的“彭小佬班”。

历史上最早、最有影响、最大的黄梅戏班社是桐城罗岭人琚光华

的“双喜班”。

是第一班“彭小佬班”使黄梅戏以家庭为主的卖唱形式变身为班社团体的组织形式。是“双喜班”这个大班首先把黄梅戏从农村草台带上了城市舞台,是“双喜班”这个大班使黄梅戏演出活动渐趋职业化。

黄梅戏早期最多的班社在安庆地域。黄梅戏早期的名人、名流基本都是安庆地域人。就今天看也是。没有悠久、坚实、地道的地域文化和文化认同是做不到的,也是难以为继的。

笔者认为:没有“桐城歌”文学、音乐的底蕴,没有弋阳腔、余姚腔、青阳腔、岳西高腔、徽池调、京剧等腔调和江西调、凤阳歌的影响以及莲湘、高跷、旱船、罗汉桩等民间艺术的点饰,昆曲、京剧等戏剧程式、身段的融入,黄梅调也许至今还只是黄梅调,甚至还在衰落,曾经滋哺过“黄梅戏”的“怀调”、“怀腔”等就是例证。乾隆的金口也混淆不了历史史实,乾隆御赐“黄梅名伶”并不等于今天的“黄梅戏名伶”,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何况“黄梅名伶”刑绣娘最后是终老安徽青阳九华。

“桐城歌”在明代盛行时间(1507-1566)比刑绣娘(1749-1818)早200多年。从湖北黄梅县文化馆搜集整理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黄梅分卷》的黄梅民歌(基本以五句头山歌居多)可以想象,是“桐城歌”哺育、滋养了黄梅调。

“桐城歌”的曲式和调式,基本都成为了黄梅戏音乐的母体,至今黄梅戏的语言、唱腔特色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桐城歌”和桐城方言的特色。试想,没有无数先人的追求和努力,没有一代宗师严凤英和大师王少舫等的兼学、集成、融汇、提升和传扬,黄梅戏也许至今还是黄梅小调,挤身不了全国五大剧种的行列,全国许多著名小调和京剧的前身徽剧等就是例证。黄梅戏在形成、发展、成熟过程中,桐城文化和“桐城歌”无疑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王冠亚先生在他的《严凤英-不是传奇的传奇》一书中,“桐城歌”对宗师严凤英的潜移默化也有所记述)。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泰斗时白林大师说过:严凤英就是“黄梅戏”的代名词!“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严凤英高度的总结和评价!”严凤英不仅把黄梅戏唱响了全国,也唱响了世界。

可以说是严凤英成就了黄梅戏!

“桐城歌”还对“扬州清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扬州清曲”的一些主要曲调就是“桐城歌”的一些曲调。

著名辞赋家—锡东刀客周晓明说:“桐城歌是民间文学向辞赋进化的唯一特殊文化现象。”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云:“桐城歌”是孕育桐城赋派最丰富的土壤。

……

不是题外的题外话:“桐城文化”可以说是神话!

桐城学者朱红先生在他的《桐城山水与桐城文化》文中说到:桐城文化,如果仅仅只提“桐城派”,那就未免太偏狭了。晚清的“桐城派”作家方宗诚曾说:“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这就是桐城人文的提挈。桐城诗派、桐城学问、桐城文派、桐城书画、桐城仕道、桐城教育等诸多内容构成了磅礴恢弘的文化气象。

笔名jy1813499先生在他的博客里说:桐城文化是安徽桐城历史地域内所出现的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和很高学术价值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内容丰富、品位很高的地方文化宝藏。从地域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现在的桐城市域已经不能涵盖桐城文化的全部。......桐城解放以来的几次地域变化,……试图用皖江文化覆盖桐城文化,......这种行政性的区域强制划分,不仅造成了对桐城文化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的分割,而且淡化乃至削弱了对桐城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文中还介绍:2008年12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介绍安徽改革开放30年发展情况时也曾说:“安徽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充满魅力的土地。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大名山,构成了江淮大地多姿多彩的山水版图,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淮河文化、桐城文化和徽文化,繁衍了黄梅戏、徽剧、花鼓灯等异彩纷呈的艺术流派。”......不论是官方认定,还是海内外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桐城文化最容易被认同。而强行将桐城文化“融入”皖江文化,是以皖江文化“遮蔽”桐城文化,对桐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弊多利少,甚至消解了桐城文化。

“桐城文化”!可以说是体系盎然、博大精深,可以说是旌旗猎猎,浩阵荡荡。一个县创造出这么丰富、深邃、显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属奇迹。“人不必桐城,文不可外乎桐城”。笔者认为,朱红先生和笔名jy1813499先生文中提到的“桐城文化”和“桐城文化圈”的概念非常科学更非常切实,桐城要做足做大这方面的文章。

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张甦先生在给叶濒、张志鸿先生主编出版的《桐城歌》的序《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中说:“……母亲文化是伟大的,但母亲文化的生命形态又是十分脆弱的。……(母亲文化)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沧桑,在田头和山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需求的变化,我们的母亲文化“桐城歌”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光阴荏苒,大河桑田,“桐城歌”的传承人和传唱人已在慢慢老去。真要感谢叶濒和张志鸿先生,给桐城、给我们、给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当我们知悉叶濒先生穷二十多年之精力,披星戴月,经常自费采访,还自费出版有关“桐城歌”,真是让人肃然起敬。若干若干若干年以后,后人会忘记今天的任何人,但不会忘记你们。

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李晖先生说:“把一个县名冠于山歌的总名,桐城是第一家。”

张甦先生还说“《桐城歌》的歌谣中所渗透的伦理精神和宗族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正是这种政治观念内化为人们的故土情感、社会情感、和热爱家国的情怀。《桐城歌》中的民族精神同样是我们民族的一笔精神遗产。”

桐城有这么优秀的文化资源,应别出心裁加大深度开发;桐城有这么恢弘的正能量,应独具匠心全力彰显张扬。桐城,应招旗呐喊,举起“桐城文化”的大纛。

“桐城歌”纷呈浩繁,内涵丰富,是一座有待进一步深挖细掘的宝矿。“桐城歌”历史久远,传承邈迹,是一个亟待抢救性搜集整理的富矿。在当今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桐城歌”一定会绽放出更美的花朵和色彩。

  注:在前期的资料搜读过程中,因一时疏忽,有些摘录没有标明出处,致使本文在引用时又难以找到,如有引用,请作者予以指出,立即补证,并致以深深的道歉!对一些公开的史料,多家都有引用,此文没再标明出处,也敬请原谅!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