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6-04-28 10:19:13 人气:0 来源:admin

张志鸿

    民间歌谣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艺术反映,它由民间音乐(歌唱形式)和民间文学(韵文形式)组合而成。“桐城歌”与其它地区民间歌谣一样,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产生在长江之畔,皖中之地的桐城绝非偶然,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民风纯朴,地理位置素有吴头楚尾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名闻遐迩、影响广泛的文化之乡、文化名城。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使这片土地具有一种特别的神韵,不仅诞生了延绵清代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纯文学,而且还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学奇葩桐城歌。

    追溯桐城歌的起源应是在唐代以前,明代开始刊布成帙。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辟专卷“桐城时兴歌”收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妇孺皆知”。桐城歌在明代达到了一个最为鼎盛的阶段,因其独创的五句头体式被专家称为“桐城歌体”,之后逐渐扩展辐射影响到“湘、鄂、赣及浙西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播及甚远的“桐城歌谣文化带”,被载入中国文学史册,对我国民间歌谣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们今天研究桐城歌具有历史的、现实的社会意义,对于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在从事桐城歌的保护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很多桐城歌原生态歌手,他们都年岁已高,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文词曲调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挖掘。近年来虽然加大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仍然濒临断层消失的危险。本文只对桐城歌的音乐特点、表达方式以及功能作用和价值取向作粗浅探讨。

    一、桐城歌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桐城歌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有吟诵,其歌唱以抒情为主,音调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在他的《龙眠杂忆》中,对其音律作了言简意赅地表述:“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桐城歌从它的音乐性上来看,大多是在生产生活当中自由发声喊出来的调子,其传承跟其它地区的民歌有相似之处。然而它的发声又很有特点,音域宽广,音调上扬,发声方法常用真假声转换,这种唱法男声可以跟女声同调,也可以男女声混合男声降调作为和声相为呼应。其结构往往可大可小自由转换,有独唱、领唱、伴唱等形式。而在同一地区的南乡和北乡唱法有时又各异。例如北乡的旵冲民间歌手查月华、江守本夫妇演唱的山歌,调式激昂悠长,回环往复,韵味久远。而南乡的高岗、青草一带的民间歌手吴云芳、张桂芳等人的演唱又似江南水乡的灵秀,舒缓迭宕,婉转起伏。无论是高亢的北乡旵冲山歌还是温润的南乡高岗民歌都似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怀,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为一种口头创作的文艺形式,其地方语言对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糯柔的方言,鲜活的口语,使桐城歌别具一格,它除了七言五句的短歌外还有长篇叙事的长歌。无论短歌还是长歌它们的文学性都较强,歌词有感而发,毫无雕琢之感,抒发了歌手们的真情实感。桐城歌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比兴、隐喻、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这种指物借意,运用双关语言的表现形式在桐城歌中运用广泛。其表现手法多运用于情歌,而情歌在桐城歌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如一首《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思有谁知?”另外一首《荷花》:“荷花爱藕藕爱莲,花儿香来藕儿甜,荷花爱藕丝缕缕,藕爱荷花朵朵鲜,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非常含蓄地吐露出人物的情感,增添了桐城歌的内涵,显示出一种委婉动人,隐蔽含蓄,生动曲折的艺术美。

    桐城歌的歌唱以抒情为主,或扬或抑,或强或弱,或长或短,通过歌者情绪行进的波浪形式所产生的节奏,能给人一种快感,满足人们一种心理上的需求。而长短不一,自由发挥,灵活运用时就富有伸缩性,增强了它的可容性。其句式虽大多为七言五句型,一气呵成,但也有通首皆比或句句成赋,还有的既对称又对比,层层递进,推向高潮。韵律的抑扬顿挫,主要靠节奏的跌宕来完成的。其变化多端的声腔和深情温暖富有磁性的演唱风格,为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情感,提供了依托的框架和丰厚的载体空间,使桐城歌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桐城歌跟其它地区的民歌有所不同,很少用衬词、衬句,其语言凝练,结构和谐。而民间歌手在演唱原生态民歌时往往喜欢用断句的体式。断句能显示出桐城歌跳跃的节奏,增强韵律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抒发歌手在喜怒哀乐当中深深的爱和恨。有时还喜欢用减字或叠字,在同等音乐小节中,减字或叠字则能悠长歌词,加深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所有这些,可谓是各尽其妙,赋于了桐城歌鲜明优美的音乐感,使之琅琅上口,广泛传唱。

    二、桐城歌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取向

    一是实用功能。桐城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自由歌唱的,旧时上山打柴、采茶,下河捕鱼、撒网,田地锄草、插秧、收割、放牛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呤唱,它实际上是具有一种解除疲劳、消除暑热,提高劳动效力的实用功能。

    二是意识认识功能。我们从桐城清代先贤姚兴泉的一百五十阙《桐城好》小令中,可以看到当时桐城本土民风习俗的影子,令人产生怀古之幽情。从前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人和事,例如婚丧嫁娶、小孩满月等生活场景和当地物产、时令节庆、美食佳肴、传统技艺、风景名胜、风情传说等都会被采录到桐城歌的故事中间进行生动的反应,给我们当代人留下了许多可以认识古代社会生活的题材和内容,以及对传统习俗、传统技艺的传承。

    三是审美功能。歌手们都来自民间,他们的创作较为自由,有的歌词没有严格的脚韵,押大致相同的韵,唱起来顺口就行。音节韵律的变化随歌词的变化而变化,使曲调和语言、情绪的关系融为一体,造成韵律起伏、速度自由即兴的效果。常有大段拖腔表达歌手的情绪,这样可以增加美感,使韵律更加动听和美妙。桐城歌发声变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拖音的长短做颤音、跳音装饰的变化,往往要有一定的力度,而在小的旋律中还常常出现各种装饰音符,给旋律增加了秀丽清新的色彩。

    桐城歌的演唱风格又分小调和吟诵两种。小调贴近生活,质地纯朴,风格明快,风情浓郁,情趣盎然;吟诵旋律发展平稳,音区不高是口语化的叙事抒情。它在温柔、柔情中的即兴演唱能产生一种既多情又舒缓的审美效果。而在引吭高歌时的激情奔放中,又具有一泻千里的气概,其朴实敦厚的粗旷风格一览无余。多种的演唱方法,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审美情趣的一种追求,这样一种审美风格,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也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四是反映现实的价值取向。桐城歌在内容和题材上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性。一首《光绪二十九年灾》就纪录了当时桐城灾情的严重程度,时间、地点、灾情历历在目:“望云间上起云彩,栲栳尖上雨就来。光绪二十九年灾,五月十三山洪来,老天降下无情雨,水漫桐城半边街,哭的哭来哀的哀,淹死多少小乖乖。”又如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百姓苦难和官僚腐败的歌谣:“当县长的大发财源,当乡长的买地置田,当保长的大吃鸦片,当甲长的不脱零钱,害得庄稼人,一年不如一年,卖儿卖女苦涟涟。”穷苦百姓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懑展露无余。

    五是宣扬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桐城歌极具唯美唯真的特点,在表达情感上直抒胸臆。例如《田作红娘把线牵》意境含蓄情意真切:“姐家门前有块田,小郎心想种半边,郎干农活门前过,姐叫小郎吃筒烟,吃筒烟,田作红娘把线牵。”另一首《不为妹妹我不来》运用隐喻拟人的手法说来别有情趣:“小小鲤鱼红红的腮,练潭游到罗岭来,冲破多少金丝网,绕过多少钓鱼台,钓鱼台,不为妹妹我不来。”爱情题材的歌谣还有很多反映现实生活青年男女婚姻的,他们面对封建社会礼教的冲突执着追求爱情幸福,这些歌谣作品淋漓尽致地宣扬了社会生活的真善美。

六是教化实用的价值取向。民间歌谣大多口头创作,它产生于民间,从生产生活中提炼而成。桐城歌语言的生活气息尤其浓厚,借景喻物、借物生情,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染出的衣衫好风光》:“姐家门前一棵桑,桑树底下开染坊,姐叫小郎把衣脱,脱下衣衫下染缸,下染缸,染出的衣衫好风光。”既是说事又极富情理,劳动人民纯真朴素的品格特征得以充分展现。再看一首《田家谣》:“大山出云云满天,大塘积水水如川。高田种麦低田稻,不信儿孙无社钱。”这些歌谣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文人加工润色的痕迹,但仍不失本真的特色。恰如田野里清新自然的野花般馨香,充满了俚俗美、音韵美、自然美,是人民群众“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真实流露,象天籁之音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身心的娱悦,教化和实用功能也随之得以体现。

这些反应了桐城歌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创造力的民间宝藏,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歌词内容可以从劳动、生产、生活、思想、爱情等多方面的表现,他们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百花齐放。桐城歌从古到今不断发展,伴随着农耕文化的文明史,民俗文化的繁荣应运而生、世代相传。

桐城歌是我国民歌百花园里的艺术瑰宝,它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而繁荣,也经受了中西文化的猛烈撞击。众多原生态歌手们在桐城歌演唱的过程中,继承发展、融会贯通,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创造力,不断丰富桐城歌的曲调,拓展桐城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使桐城歌常唱不衰,艺术之树常青。

桐城歌走进新的时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活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艺术的、情感的、鉴赏和审美的,更是历史的、社会的、民族和传统的。是文明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的根之所在。在历史传承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不仅赋于我们对社会认识能力的提升,审美情趣的提高,其潜藏着的文化理念、精神内涵,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进而改变人的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志鸿,1960年11月生,大学汉言语文学专科毕业。现任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职称,桐城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