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桐城歌

发布时间:2016-04-28 10:20:40 人气:0 来源:admin

——浅谈桐城歌的起源、影响与传承

小小妹子唻,

唉,叫我怎样晒?

打一个哑谜子你就猜猜呀。

快快叫上来呀。

清水塘里有个小刺猬唻,

张着嘴来龇着牙唻,

捉又不敢捉唻,

拿又不敢拿唻,

此花儿叫喂做哇,

此花儿叫喂做哇,

什么样子咙花咙?

这是一首名为《哑谜歌》的歌曲,在20091018日首届桐城文化节开幕式上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其优美的旋律几乎倾倒了全体在场观众。《哑谜歌》是一首地道的桐城歌,这久违的歌声让千万桐城人如醉如痴,因为这熟悉的旋律就源自于这方水土,在桐城萦绕了数百年。

桐城歌是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数百年来桐城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由山歌、民谣、小调等组成,融词、曲、表演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明代冯梦龙的《山歌》收录有桐城歌24首,清代的《万花小曲》、当代的《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辞典》、《中国情歌》等书,均收录了桐城歌。2008年,桐城歌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桐城歌探源

关于桐城歌的起源,不少论者以为在唐以前,笔者以为这种观点颇值得商榷。根据康熙《桐城县志》记载,唐以前的桐城(同安),“其俗信鬼神,好遥杞,父子或异居,人性劲躁”。直至隋平陈之后,才勉强“近于礼”。可以说,唐以前的桐城,在文化上几乎无可取之处,如此灿烂、丰富的桐城歌缘起于唐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自唐至宋,桐城依然是“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 (王安石诗句)的文化边缘地区。而到了明代,桐城人文勃兴,桐城歌也随之兴起。沈德符《万历获野录》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由此可知,桐城歌最早兴起于明嘉靖年间,其影响遍及当时中国人文最兴盛的东南地区。

桐城人文之兴,与洪武年间的瓦屑坝大移民有莫大的关系。元末天下大乱,桐城一带十室九空。洪武之后,徽州移民经瓦屑坝渡江而来,不仅改变了桐城族群的构成,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思想,对桐城文化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自此之后,桐城人文勃兴,桐人不断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名动东南。根据张楚帆《桐人何来》一文的记载,“明以前,从隋唐到宋元,大约1300年,桐城只出了区区10个进士;而明以后,明清两代,500多年,桐城竟出了265名进士”。瓦屑坝移民所带来的崇文理念,不仅造就了众多博学鸿儒、达官显宦,更多的是塑造了“穷不丢书”的桐城百姓。“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读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博学鸿儒的薪火相传,推动了桐城学派和桐城文派的诞生;而市井街巷、田间地头的耳濡目染,桐城歌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桐城歌的影响

桐城歌在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桐城歌的最大贡献,首先是对黄梅戏的形成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桐城歌在明代就已经风行“两淮以至江南”,对后世皖鄂一带的采茶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当采茶调再传入桐城一带的时候,桐城歌也自然而然再次融入,最终促进了黄梅戏的演变与形成。桐城歌中的有不少男女对唱,和现代的黄梅小戏有很多类似之处。这也证明了桐城歌与黄梅戏之间有互相交流、学习、渗透的成分。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严凤英就是地道的桐城人,家乡的桐城歌对其艺术生涯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桐城歌通过严凤英又一次影响了黄梅戏。

桐城歌因为流传广泛,自明至清,影响遍及长江流域。桐城歌,尤其是其中的五句子山歌,影响极大,被不少地方民歌所学习和借鉴。如桐城歌《素帕》就是典型的五句子山歌: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思有谁知?

比如冯梦龙《山歌》中的所录吴中山歌,很明显地受到了桐城歌的影响,甚至很多桐城方言都予以直接借用。恩施一带的土家族情歌,和五句式桐城歌渊源很深,从中还可窥见明代“桐城时兴歌”的影子。其它诸如扬州清曲,桐城歌也对其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桐城歌的部分曲调至今仍为扬州清曲所保留。

桐城歌产生地的桐城本土,是桐城学派和桐城文派的大本营,灿烂的桐城文化正是桐城歌产生的土壤,而桐城歌对桐城文人尤其是桐城诗人同样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马苏臣、方以智、方文等。如马苏臣《棉花谣》: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方文《竹枝词》:侬家住在大江东, 妾似船桅郎似篷。 船桅一心在篷里, 篷无定向只随风。显而易见,这两首诗都很有桐城歌的味道。作为明末流民诗人代表的方文,也是桐城歌与桐城诗互相影响最重要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其诗歌影响极大,被称之为“涂山体”。我们如果细读“涂山体”, 从中不难发现桐城歌的影子。

三、桐城歌的传承与保护

1934年春,冯梦龙的《山歌》被发现,被封存长达四百年的“桐城时兴歌”横空出世,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而现实中,桐城歌其实一直在桐城民间传承,数百年余音不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桐城县人民政府先后几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桐城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到了八九十年代,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桐城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先后搜集整理了原生态民间歌谣8000余首,灌制录音磁带100余盒,先后出版了《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等书,为进一步保护桐城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桐城歌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又有了很大的进展。2006年,桐城歌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桐城歌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2009年,桐城文化节开幕式上桐城歌一亮相便艳惊四座、好评如潮,文化节期间及其后的多次桐城歌专场演出也场场爆满。

这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但毋庸讳言,尽管地方政府为抢救、保护桐城歌做出了很大努力,社会各界对桐城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桐城歌的式微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桐城歌的传承存在着一定压力。一是通俗歌曲对传统艺术空间的挤压。通俗歌曲人人会唱,而能唱桐城歌的人却越来越少,迫切需要在青少年中加大桐城的宣传力度,培养年轻的桐城歌传承人。二是地方主流戏剧对桐城歌有一定影响。虽然桐城歌与黄梅戏之间有很大渊源,但二者毕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黄梅戏在桐城属于强势剧种,必须要防止桐城歌黄梅戏化。三是原生态的桐城歌流行范围小、受众少。目前,原生态的桐城歌主要分布于西乡青草一带,生存空间狭小。桐城歌一旦失去民间土壤,即便能在校园里被移植、传播,但那已不是真正意义的民歌。

鉴于桐城歌传承保护的窘境,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桐城歌宣传、挖掘、扶持的力度,让桐城歌重新走回民间、唱响在民间。

一要加大桐城歌搜集、保护力度。建立桐城歌传承示范区,加大宣传,扩大影响。要组织外地专家及本地音协骨干赴青草等地实地调查桐城歌民间歌手,进行采风活动。这些民间歌手大多已是古稀老人,桐城歌的继续发掘压力已现,迫在眉睫。

二要积极推广桐城歌进校园活动。桐城歌的传承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对于一些比较经典的桐城歌,要编入乡土音乐教材,从小灌输到桐城学子的心中。桐城六中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桐城文化节期间,《哑谜歌》的成功演出让人们看到希望。

三要增加桐城歌的演出场次。要让桐城歌继续唱起来,走出桐城,走向全国。首先要建立桐城歌展示中心,配备桐城歌演艺厅、展览室、资料室等。桐城歌演艺厅要定期组织桐城歌演出,打造成桐城文化一个品牌。其次,要成立专业的桐城歌艺术团体,经常性组织赴外地演出,扩大桐城歌的影响。

桐城歌是桐城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桐城人世代口耳相传、念念不忘,那优美而熟悉的旋律在过去的数百年都不曾消散,今天,我们更有责任让桐城歌在桐城大地上继续唱响。

桐城市文化馆       郭 骊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