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传承发展现状及其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6-04-28 10:32:38 人气:0 来源:admin

徐慧俊 

一、桐城歌简介与渊源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它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音乐艺术。“桐城歌”由山歌、号子、小调、风俗礼仪歌(摇篮曲、儿歌、灯歌、茶歌、秧歌、哭丧调等),题材广泛。山歌不单指在山上唱的歌,是劳动号子之外的各种山野民歌的统称,产生在山野劳动,一般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结构简单,旋律进行起伏较大;小调一般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和舞歌四类。桐城西北多山地盛产山歌,五句子较多,也是桐城歌的特色之一;歌词多以韵文形式的对偶句子。 桐城东南多平原盛产小调,其形态特点一般抒情、柔美,节奏较规整;旋律进行较细腻委婉、温和柔雅。而劳动号子与风俗礼仪歌则是各地都有,但各地都有细微的差异。内容涉及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而广为传诵。

五句子歌谣最早可追溯到《诗经》,收录九首四言五句山歌,也是今天七言五句子山歌的雏形。桐城歌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有史可查的桐城歌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曹松的《曹梦征诗集》。到明代,桐城歌就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就收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收有24首“桐城时兴歌”,(明清时山歌泛指一切民歌,还有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调)谓之“乡俚传颂”。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等众多书籍收有多首桐城歌。

二、桐城歌艺术特色

(一)语言特色

1、桐城方言

运用桐城方言与音乐的韵律相协调,方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韵味,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利于传唱和在发展中传承,但是方言无形中保存了桐城歌与众不同的韵味与魅力。

2、七言五句: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桐城歌《素帕》,清新朴实、自然无华,借一方素帕表达出唱歌姑娘对情人的无限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像素帕一样桐城歌大多为七言五句,这种“五句子歌地理区域分布在长江流域,包括鄂、川、湘、陕、皖、赣、豫、浙、苏诸省” [1],专家称之为“桐城歌体”。冯梦龙的《山歌》收录24首,除一首外其余 23首均为规整的七言五句体,在当时所有的山歌记录中没有如此高比例的五句子现象,足见当时“五句子歌体”是桐城歌最大的特征之一,后来明清时代的长江流域众多民歌都有采用五句子现象,如吴中山歌,而同时收录于冯梦龙《山歌》中的吴中山歌当时是没有五句子的,桐城本来就有“吴头楚尾”之称,与吴地距离近,交流颇多,足以证明吴歌后来受到桐城歌体的影响,为其提供范本借鉴作用,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自然现象。而当时土家族情歌主要是对称式律诗结构,后借鉴“桐城歌体”由四句增补于五句,加重了语气拓深了意境,后来五句子现象越来越多,现已成其一个重要的特征。

3、俗中见雅

桐城歌虽然是俗文学,但俗中见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其语言凝练含蓄委婉,常用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桐城文人尤其桐城派精英人物从桐城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方以智、刘大魁、张廷玉等,为桐城歌品味的提升和广泛流布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荷花爱藕藕爱莲,花儿香来藕儿甜,荷花爱藕丝缕缕,藕爱荷花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不仅歌词朴实文字接近,而且曲调优美韵律和谐。

(二)音乐特色

桐城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合唱等,节拍以四二、四四、四三规整的居多,还有一部分混合拍子;“桐城歌大多数为大乐段结构,篇幅较小。旋律多以级进式、环绕式等较为柔和平稳的临近音连接为主,跳进较少,音乐思维略显窄小。”[2]

三、桐城歌的传承研究创作现状

(一)、桐城歌的传承

1、民间传承

课题组编印调查问卷,走访相关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走访。以范岗镇、挂车河镇、青草镇、大关镇四个最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考察研究的重点。调查发现“青壮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极少数中青年也不愿意主动学习桐城歌的演唱,总体来说桐城歌的传唱日益边缘化,处于后继无人状态。众多优秀的歌手相继作古,现在世的大部分老人72岁以上,都是完全纯粹的“口传心授”习得者,如不及时抢救记录整理,随着老人的相继衰老、去世,可能很多优秀的民歌会失传。”[3]

2、官方传承

据桐城市文化馆张志鸿馆长介绍:上世纪解放初,桐城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下乡记录采风,目前馆内有200余首简谱手印稿,2008年桐城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举办桐城歌音乐会六次;桐城歌曾参加中国安庆第一、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2013年5月举办桐城歌免费培训班,不定期举办桐城歌调研、音乐会、进校园传承等各项活动,现有三名传承人:吴云芳、查月华、张小康。桐城文联叶濒老师研究桐城歌二十余年,出版专著3部,发表相关论文一篇,收录桐城歌近万首,但录音磁带年久失真,现已无法获得音乐记录。

(二)、“桐城歌”研究现状

1、文学民俗角度

二十世纪末期研究桐城歌是桐城民间文艺家协会叶濒主席主编《桐城歌谣》(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1992年12月出版;主编《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02年7月出版;主编《桐城歌》(黄山书社出版,搜集整理),2012年5月出版;论文《一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集》(《新闻世界》1998年第5期)、《桐城歌浅析》(《晨报·都市安庆》2006年11月1日)。2013-2015年,桐城师专桐城派研究中心相继有两位老师的桐城歌相关课题两项在安徽省社科联立项,其中一项已结题。

2、音乐角度

安师大潘竞老师的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传承及其文化的研究》已在安徽教育厅作为人文社科课题立项;徐慧俊整理记谱、研究工作尚处初始阶段,四篇相关论文正式发表,并主持省级桐城歌课堂一项、教学研究项目一项,现已发表7首桐城歌乐谱于叶濒的《桐城歌》专著上;2015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章欢的毕业论文《桐城歌研究》发表。

(三)、桐城歌的创作

桐城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主要由文化馆组织,并成功举办6次专场音乐会,主要是传统歌谣的演唱,创新的部分少。在近几届桐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有《哑谜歌》、《灯歌子》。2009年桐城市第一届艺术节,《哑谜歌》作为优秀节目参加展演;2012年《灯歌子》参加安庆市展演,2012年《哑谜歌》走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排练、创编者均是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从这点印证了桐城歌乐谱的整理、理论的研究、曲目的创作需要专业音乐人的参与,只有如此才能做大做强。

(四)、“桐城歌”发展现状成因分析

早在明代桐城时兴歌便风行一时,冯梦龙的《山歌》另辟专卷收录,与同时代的土家族情歌、吴中山歌、扬州清曲成为长江流域的歌谣明星。几百甚至一千年前的桐城歌音律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的《龙眠杂忆》一书言简意赅的表述中,可见其音乐魅力:“曲最高而音极响,抑扬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桐城当时是一个县,在中国的歌谣史上,以一个县名来冠歌名,是很罕见的,足以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桐城歌艺术水准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明清之后,相对于土家族情歌、吴中山歌、扬州清曲来说,桐城歌发展稍微滞后,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与明代同时期姊妹民歌艺术相比发展落后的原因

1、缺乏专业文人的参与。尽管桐城歌在明代特色鲜明,桐城有“文都”之称,桐城文派统领清朝文坛两百年,但传统文人参与封建科举的多,且取得骄人的成绩,但真正参与桐城歌创作收集的较少,有也是把它作为“副业”、非主流文化,建国后主要搜集整理工作靠文化部门个别同志。直至2010年才有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三年才开始成立桐城歌研究小组,才有文人对桐城歌进行研究、归纳、总结。而其他扬州清曲和吴中山歌有天然优势,传播范围广,经济较为发达,早有本地高校教育工作者参与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较多;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湘鄂川黔边的崇山峻岭中繁衍生息,正因为闭塞,远离现代文明,才保存了民歌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因此相对来说桐城歌在作品及理论研究上稍滞后发展。

2、缺乏专业音乐人的参与。从事扬州清曲艺术活动的除青楼歌妓和流动卖唱的民间艺人外,还有男性自娱,但他们文化水平高,为扬州清曲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代青楼歌妓很多在才艺上有很高的造诣;而桐城自古崇文重教,经济不是很发达,桐城歌主要是人民生活劳作休闲娱乐中的传唱。建国后扬州清曲开设传承班,有高校学者纷纷撰文研究。而桐城歌上世纪主要是个别音乐工作者记谱整理,近几年来,才有音乐教师参与到桐城歌的创作、研究、传承中来。

(二)与信息社会及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

1、信息社会的多重文化选择。

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多重的文化选择、多渠道多方法的普及方式。桐城歌赖以生存的农耕社会环境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纷纷进城学习、工作,广播、电视、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盛宴,桐城歌不再是娱乐主餐,而被日益边缘化。

2、与政府的文艺方针有关。

中国很多著名的民歌是少数民族的,而作为人口占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二)的汉族著名的民歌并不多,这与建国后政府的导向有关,汉族大力发展戏曲,专业文人、音乐人纷纷加入到戏曲的创作之中,桐城歌被专家誉为是“黄梅戏的乳娘”,桐城也是黄梅戏的故乡,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就是从小唱着桐城歌长大的,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为唱好黄梅戏专门来学习桐城方言,随着时白林等一批音乐人的加入黄梅戏建国后飞速发展,吸取桐城等多地民歌的文学音乐营养,成为全国第五大剧种,各地成立了黄梅剧团,而桐城歌真正的创作、研究是近几年音乐专业、汉语言专业教师的加入,才有了一些优秀的新作品及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边缘化,桐城歌如何传承与保护,如何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只有深层次并客观公正地分析桐城歌的历史,才能为未来的桐城歌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学民.五句子歌的地理属性[J].音乐探索.2002年4月

[2]徐慧俊.桐城歌音乐特征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3年6月

[3]徐慧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6月

 

作者简介:徐慧俊,女,1974年出生,桐城人。音乐教育硕士,副教授,现执教于安徽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研究方向:桐城歌 ,音乐学科教学。桐城派研究中心成员。

邮  编:231400

电  话:18055605862,

地  址: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