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4-28 11:09:11 人气:0 来源:admin

徐慧俊

  桐城歌”起源于“桐城派”的故乡-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民歌。“桐城歌”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①内容涉及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而广为传诵。②2008年7月,“桐城歌”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边缘化,桐城歌如何传承与保护,如何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却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2011年5月,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桐城歌”传承现状调查小组,先后拜访了桐城歌研究专家及桐城市文化局相关领导,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2011年7月下旬,编印调查问卷,走访相关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走访。因时间限制,我们选择了范岗镇、挂车河镇、青草镇的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考察研究的重点。

一、“桐城歌”传承现状

 范岗镇调查情况:李东升老人是一位典型的民间艺人,68岁,男,没有系统的进行文化学习,以前以说书为生,现在主要是以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的说唱收入为生,他最擅长的是将听到的、看到的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整理创编,有着比较好的音乐天赋,由于长期说书的积累,自身掌握的文学素材、演出经验较丰富,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即兴说唱风格。但由于个人理性思维缺失,很难控制好自己,所以较为正规的演出很难胜任。同村有个别老年村民会唱一点,但都不完整。

挂车河镇调查情况:吴云芳老人是桐城歌唯一指定的传承人,也是唯一享受国家每年4000多元传承补助的歌手,现年62岁,是当地一名女性村干部,有一定的声望,以前在村里经常唱戏演出,相对于其他歌手来说,她唱桐城歌并不太多,但她的优势是有中学文化、较年轻、学习能力强,理性思维较好,能登台展示,桐城歌的六次广场演唱会她都参加过。同村来唱的还有张桂芳老人,女,75岁,音乐感觉很好,但能记住的曲目不多而且已不完整。

青草镇调查情况:三畈村李玉珍老人,84岁,掌握大量曲目,村民说她年轻时唱得特别好,肚子里的歌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大家发现老人唱的很多叙事性曲子都很长,如《十二月盘茶》、《十二条手巾》,但由于年岁已高,记忆力减退,且不识字,每唱一段都要仔细回想一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整回想起来;何葆华老人74岁,女,音色较好,性情开朗阳光,家境较好,但能唱的曲目不是很多。

陶冲村调查情况:歌手汪少杰老人、姚金华老人、姚家奶奶等5位老人演唱的曲目都特别多,让老师们惊讶的是他们大部分不识字,完全靠头脑记忆能储存这么多的歌词,真是不简单,在调查当天有很多老人来过,不少老人都会唱上几段或几句,由此可见此地当年歌风较盛,听当地老人说以前大集体生产劳动时到处是一片歌声,人多时的对歌或一唱众和场面极其壮观,非常震撼感染人,但现在中青年都出去务工,也就没有这种氛围了。

从以上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村考察结果看:调查发现青壮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极少数中青年也不愿意主动学习桐城歌的演唱,总体来说桐城歌的传唱日益边缘化,处于后继无人状态。众多优秀的歌手相继作古,现在世的大部分老人72岁以上,都是完全纯粹的“口传心授”习得者,如不及时抢救记录整理,随着老人的相继衰老、去世,可能很多优秀的民歌会失传。

二、“桐城歌”研究现状

桐城歌起源可上溯至唐以前的历史时期,到明代,桐城歌就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就收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就收有24首“桐城时兴歌”,谓之“乡俚传颂”③ ,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也收有多首桐城歌。目前从文学、民俗角度研究桐城歌的主要是桐城文联叶濒先生,主编《桐城歌谣》(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1992年12月出版;主编《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02年7月出版;主编《桐城歌》(黄山书社出版,搜集整理),2012年5月出版;论文《一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集》(《新闻世界》1998年第5期)、《桐城歌浅析》(《晨报·都市安庆》2006年11月1日)。另据桐城文化馆张志鸿馆长介绍目前馆内有60多首简谱手印稿,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元勇教授曾带研究生到桐城调研桐城歌。本人整理记谱、研究工作尚处初始阶段,现已整理10首桐城歌乐谱并发表在叶濒先生的《桐城歌》专著上。总体来说桐城歌理论研究现状是人才匮乏,希望能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对“桐城歌”工作的未来思考

(一)、政府扶持,使桐城歌的普及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桐城歌作为桐城市的传统文化品牌,她具有宣传桐城人新形象、新观念的功能,也是展现桐城的一个窗口,“桐城歌”曾参加中国安庆第一、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其艺术价值和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在开展以“申遗”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文化部门组织本地民歌手举办了五场“桐城歌”演唱会。桐城歌在2009年9月第一届桐城市文化艺术节上又被隆重推出,2010年12月25日,桐城六中编排的《哑谜歌》荣登央视“星光大道”,迅速扩大了桐城歌的影响,后经政府多次召开会议,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桐城六中桐城歌的创编。而桐城歌的弘扬光靠个人或个别单位是不行的,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支持,除在各类节日、招商引资、庆典上偶尔宣传外,还要保持宣传的常态化,如中坤集团花巨资重修的桐城旅游项目——千年古镇孔城老街,2012年5月正式对外售票开放,完全可以把桐城歌作为一个小型的专场演出穿插进去,云南的丽江古乐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不胜枚举,这将在传承与发展桐城歌的同时也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创新作品使桐城歌的普及更具活力。随着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须承认“变则兴,不变则亡”这一世间万事万物传承与发展的恒定规律,即传承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④,桐城歌也不例外。桐城素有“文都”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音乐工作者有计划有组织到民间去调研与采风,把民间的风土人情及新时期的人事提炼加工,融入现代的音乐元素及表现手法,创编成经典的优秀曲目,让桐城歌在青少年中传承更有活力。

(三)、多管齐下,全方位普及桐城歌。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多重的文化选择、多渠道多方法的普及方式。如:采取演出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宣传功能,让普及的受众面更广⑤,要真正让桐城歌这一传统艺术扎根于青少年中,除桐城市每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的展示外,还要把它作为地方课程纳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桐城唯一的高校,学校拥有音乐教育专业和中文专业,充分利用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进行活性传承,桐城歌才不会沦为资料室中的“摆设”,依靠学校的科研力量及专业优势,作为桐城歌的传承基地,现学校已将本人主持的“桐城歌研究”作为校级课题立项,计划开设桐城歌选修课,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未来教师中去,传承与发展桐城歌,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叶濒.《桐城歌谣》.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1992年12月

2、叶濒.《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02年7月

3、叶濒.《桐城歌》黄山书社.2012年5月出版.搜集整理.主编

4、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杨海滨.《苏州弹词在苏南乡镇普及状况之调查》.中国音乐.2007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徐慧俊,女,1974年出生,桐城人,音乐教育硕士,副教授,现执教于安徽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音乐学科教学、桐城歌。

邮  编:231400

 电  话:18055605862

地  址: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