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艺术探微

发布时间:2016-04-28 10:13:19 人气:0 来源:admin

刘立云   马晨

摘要:本文论述了桐城歌所处的生存环境,总结了桐城歌的诗体及词律特点,归纳了其音乐特性并剖析了桐城歌所反映的当地民俗事项与桐城地区民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桐城歌 诗体 词律 音乐特性 民俗

 一、桐城歌独特的存续环境

 桐城地区位于长江以北的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属于安庆府,当地河道交织水网复杂,有挂车河、龙眠河、大沙河和孔城河四条河流传境而过,便利的水上资源也使得桐城地区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桐城的古县城始建于公元隋大业九年,即公元613年,此后桐城县数度在战火与自然灾害中迁徙并更名。至明万历四年始建城墙,当时的城墙以砖为墙,高3.6丈,长3公里,城垛1673垛,共有6座城门,分别是东祚门、南熏门、西城门、北拱门、向阳门和宜民门,此后又增设八座炮台。明崇祯八年,张献军率部攻打桐城败北后,桐城获得了“铁打的桐城”之美誉。城内民居独居皖北徽州民居的特色,整体造型简洁实用,木构件雕饰朴素。受三次移民潮的影响,城内儒释道合流,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皆有自己的祭拜场所[1]

如此多元的文化也带来了当地文化的中兴。自明代起,桐城地区的文化就十分发达,清代桐城地区的进士数量在整个安庆府甚至安徽都名列前茅。清代文坛的“桐城派”更是文人辈出,蜚声业内长达两百年。

二、桐城歌的诗体

桐城歌体裁丰富,诗体类型全面,涵盖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长律、五言律诗等多种体裁,是具有鲜明文人特点的民歌,大量的文人投身于桐城歌的创作之中,使之从通俗文化向雅文化发展。桐城歌不仅反映了桐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儒家自然观,也将山野乡趣带入到桐城文学中去并与之相互影响。如“明理卷”里面收录了《六尺巷歌》、《宰相让人三尺墙》等教人宽厚待人,《劝学》、《务农》、《理财》将平时的处事规范寓于歌曲之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世代耕读的桐城印象。正是由于《桐城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2008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时,它被作为民间文学收入其内。

三、桐城歌的词律特点

(一)用韵

1、韵脚皆为平韵

桐城歌朗朗上口,喜用阳韵,东冬韵等,所选韵部无一例外皆为平韵。如《龙眠山行》:“好山看不尽,选胜入云峰。鸦立欺牛背,人行印鹿踪。秧针渠夜引,茶荚雾晴封。何处藏兰若,天清响梵钟。”以东为韵脚,峰、踪、封、钟皆属一部东韵。

再如《投子山》:“百尺虹桥忆赵州,缘崖直上最高头。泉声似为游人咽,山色犹含异代愁。日落空林萧寺影,风飘败叶墓门秋。平生无限登临感,岂独兴亡是此丘。”以尤为韵脚,头、愁、秋、丘皆属第十二部尤韵。东韵和尤韵都是典型的平韵。

2、用韵较宽

桐城歌韵部通用的情况超出了《词林正韵》记载的范围,经常真韵和侵韵通用。

真韵和侵韵通用的情况,举例如下:

调心

假不假来真不真,  真韵

我也难调你的心。  侵韵

若要调得真心转,

除非丢了心上人,  真韵

红罗帐里结同心。  侵韵

 

恋姐不必恋十分, 文韵(按《词林正韵》文韵与真韵通用)

紫糖色儿正相因。 真韵

不见山中毛丕果,

好的都是虫蛀心, 侵韵

话不虚传果是真。 真韵

3、受方言影响的韵部通用

安徽方言的特点是前鼻音后鼻音不分明,这一特点在桐城歌的用韵上也有体现。例如,庚韵和侵韵在创作中常常不加区分。庚韵和侵韵通用的情况,举例如下,

灯笼

一对灯笼街上行,    (ing)庚韵

一个昏来一个明。    (ing)庚韵

情哥莫学灯笼千个眼,

只学蜡烛一条心,    (in)侵韵

二人相交要长情。    (ing)庚韵

4、转韵

    转韵这种修辞手法自《古诗十九首》起,就被历代文人频繁使用,通过音韵上的起伏,不仅能营造生动波澜的意境与抑扬顿挫的语气,同时也能与诗歌的内容相契合。如《田家乐》

田家乐 (明·方孟式)

松下柴扉静僻, 

篱边竹径清溪。 齐韵

菜花蝴蝶一色,

野雀山鸡乱啼。 齐韵

石上残棋一局,

松间初试新茶。 麻韵

春去不知节候,

门前杨柳飞花。 麻韵

通过“齐韵”和“麻韵”的转换,完成了远景与近景、写景与抒情的自然过渡。将远景的“松下柴扉”,“篱边竹径”切换到中景“菜花蝴蝶”和近景“石上残局”,读者的视野也由远及近被带入到田舍农家中,观景人也被“鸡雀乱啼”的听觉、“初试新茶”的味觉带入到“不知节候”的情绪中。

5、用韵的词格结构

桐城歌的词格结构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五句诗歌通常第三句不押韵,其余四句押韵,可以四句押同一韵,也可第二、四、五句或第一、二、五句押韵。如《新月》全诗皆押“尤”韵:“新生月儿似银钩,钩住嫦娥在里头。嫦娥也被钩住了,不愁冤家不上钩,乐圆日子在后头。”再如《募缘》:“郎学和尚去修斋,只募良缘不募财。谁家大姐肯施舍,明中去了暗中来,又能长福又消灾。”第二、四、五句押“灰”韵。又如《笔》:“卷心笔儿是兔毫,翰墨场上走一遭。早知你心容易黑,不如当初淡相交,世间好物不坚牢。”第一、二、五句押“豪”韵。

古体诗则是偶数句押韵。如《龙眠山行》:“好山看不尽,选胜入云峰。鸦立欺牛背,人行印鹿踪。秧针渠夜引,茶荚雾晴封。何处藏兰若,天清响梵钟。”偶数句皆押“东”韵。

(二)桐城歌的平仄关系

    桐城歌的歌词有很大一部分为文人做所,遵循了今体诗的平仄格式,使得歌词声调交错多样,富于节奏性和韵律美,注重对和黏。如:

            孔  城

人烟开小聚,      传说吕蒙城。对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壁垒无遗迹,(黏)旌旗想旧营。对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老鬓嗟失计,      竖子浪成明。

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对

嗟尔忘唇齿,(黏)荆州未可争。

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所谓对是指,前联的平仄和后联的平仄想对立,如上例所示。所谓黏是指前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与后联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如《孔城》首联中的说与颔联中的垒都是仄音,颈联中的子和尾联中的尔也都是仄音。

此外,在清·姚兴泉《龙眠杂忆》“桐城好”系列中,歌词中部喜用对句,平仄相对形成音韵的变化,但是这里的平仄对应更似古体诗的平仄,注重三字脚的呼应。如:

桐城好,

最好是龙眠,

碾玉峡前双水合,仄仄仄平平仄仄

赐金园外万松圆,仄平平仄仄平平

山借宋人传。

此段歌词中的双水合与万松圆,即是平仄仄与仄平平的对。

四、   桐城歌的音乐特性

1、调性

桐城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只有do,re,mi,sol,la五个正音,又称宫商角徵羽。已知的桐城歌使用宫调和徵调最多,这两种调式的色彩都比较明亮,反映了当地民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宫调的曲子,以do结尾,如《小小石硪重千斤》等。徵调的曲子以sol结尾,如原生态歌曲《八仙过海》、《十二月花》等。

其次是使用商调和羽调,商调re结尾,如《十二条毛巾》、《棉花谣》等,商调的曲子抒情性强。

羽调的曲子,以la结尾,如《妇女歌》、《小寡妇上坟(二)》、《小冤家》等,

有些曲子会出现偏音,即出现fa和si,如《哑谜歌》等,但是fa和si不会同时出现,仅单独出现构成民族六声调式。如《小蛮槌、《小冤家》出现了si却没有fa,《哑谜歌》出现了fa却没有出现si。

2、节奏型

桐城歌的节拍一般采用2/4拍和4/4拍,偶尔有3/4拍与2/4拍变化拍子的曲子,如《苦命落娘》即是这样的形式。

根据中国传统民歌常用的节奏型,桐城歌有两种主要节奏型出现的比较多,一种是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如 图片关键词),另一种是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如图片关键词)。

在一小节内,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一般会紧跟两个八分音符,如《哑谜歌》的首句图片关键词;而前八后十六节奏型,通常还会紧跟两个八分音符凑成一小节,如《哑谜歌》的高潮部分反复出现的图片关键词。另外还有一种是前八后十六加前十六后八如《边关调》的第二小节图片关键词。此外,还有两种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一是四个十六分音符加上前十六后八,如《反唱歌倒起头》中的图片关键词。二是四个十六分音符加两个八分音符,如《特别歌》第七小节图片关键词

切分音也是桐城歌常用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中间长两边短。常用的有中间常两边半短,两边加起来的时值等于中间,如《特别歌》第二小节图片关键词和《十二条毛巾》中的,还有后面音时值是前面音三倍的切分如《山中暮归闻樵歌》图片关键词和《慢赶牛》中的图片关键词

为了使得桐城歌生动有趣,作曲时还使用了附点和波音的手法。附点有《调情》中的图片关键词,波音如《拜姐年(二)》中的图片关键词

3、音程关系

   民族五声调式的特性是宫角之间大三度,此外二度音程角音和商音,羽音和徵音出现的比较多。

   小三度音程,有角音和徵音,羽音和宫音。

   在演唱时,为了避开偏音,遇到上波音和下波音时,有时会由二度音程变成三度音程关系。桐城歌在编曲中也会出现四度、五度的音程,但大跨度的音程关系出现的比较少。

五、   桐城歌与民俗

桐城地区祠堂林立,通过历代家谱可以得知,当地移民较多,土著家族较少,移民之间文化的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桐城民俗。当地人重视婚丧嫁娶,在传世的桐城歌中多有反映,如《一把喜果撒轿门》、《十撒锦绣满乾坤》等表现了当地砸新娘的习俗。当地人认为新娘在出嫁途中很可能会遇到妖魔鬼怪,必须砸沙石驱赶,为了让行嫁队伍顺利的通过这道沙石关卡,新娘和媒人要撒糖果糕点,让砸沙人争抢,减少这类人群。桐城地区至今仍保持了这些传统的风俗节庆,只不过时移事易,砸沙改成了彩色纸剪成的星星砸向新人。正如《一把喜果撒轿门》里唱的:“一把喜果,撒开轿门,吉星高照,福寿康宁。”[2]

再如当地盛行的上梁仪式,是汉族地区盛行的建房习俗,经过祭祀三牲,点光,点请梁灯,唱上梁歌,抛梁粑等环节,将屋主人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于上梁仪式中。上梁歌中对子孙秤银量金,封侯拜相的期许,也反映了汉族文化在当地的主体地位。同时道家对上梁仪式也有同样的重视,至今在香港的全真派宫观也遵循着这一古老的科仪[3]。我们可以发现桐城地区的民俗兼容并蓄,收纳了各个文化流派当中相似的东西,并赋予其文学的优雅,和音律的优美。上梁仪式的歌词也富有桐城歌的文学之美,音韵之美。上梁文古已有之,多用韵文注重铺陈骈丽与辞赋类似。如桐城地区的上梁歌,歌词是这样的:“一轮红日出东方,照在主东华堂上,今天日吉时又良,主东接我上屋梁......”。这些上梁歌印证了辞赋曾经存在于乡里田间,是一步一步发展到士大夫的案头的,今天这些留存的上梁歌也是我们研究辞赋早期形态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刘立云 ,南京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方向)硕士,南京市文化馆馆员,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助理。

电  话: 15950567580

邮  编:210000

Email:937275194@.qq.com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峨嵋路12号南京市文化馆

 

马晨,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任职于南京市文化馆培训辅导中心,馆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考官,曾荣获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大赛优秀辅导奖及园丁奖。

电  话:13585106013 

邮  编:210000

信  箱:Email:401491235@.qq.com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峨嵋路12号南京市文化馆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