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山野的华丽绝唱

发布时间:2016-04-28 10:14:10 人气:0 来源:admin

——试论桐城歌的家国情怀

 潘世鹏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愫,每个艺术门类都以特有的形式展示出浓浓的家国情怀。艺术门类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包括对家庭的执著、眷恋和赞美,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也包括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的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拥有一千多年传承历史的桐城歌,就是一部家国情怀浓郁的民间思想文化结晶。

一、歌以咏志,在时代大背景下放歌。

桐城歌来源于民间,发扬光大于民间,民间土壤是桐城民歌得以千百年传承不休的最大源泉。作为一种记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艺术门类,桐城歌身上体现更多的还是“草根”性和平民思想。

一是语言呈现方式生活化。

千百年来,尽管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各有差异,但桐城歌在表现平民生产生活方面体现出更多的共通性。

桐城歌与所有地方民歌一样,它的遣词造句都概括、精炼、流畅、通俗平易,不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进行美化,并且较口语化,常使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使得歌词简单但富含深意,平实的语言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感情真实,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作品《表桐城》,男女双方对唱,一唱一和,格调统一,富含意蕴,将桐城的特产、风俗、风景、名人等和盘托出。作品《代代歌》“一代亲,二代表,三代还在跑,四代渐少交,五代过去了,六代不相识,七代识不相,八代不识不相干。”以口语化的讲述,简单明了却鲜明地揭示了宗亲关系的变化。作品《今年又是丰收年》语言押韵,通俗易懂,极具传唱性。

生活化的语言特色,决定了桐城歌内容的多样性,有突出故土情节的,有历史传说的,有生活哲理的,有劳动场面的,也有民俗礼节的。

二是桐城歌的创作紧扣社会现实。

桐城歌的创作繁盛有其民间的自发性,但也脱离不了时代环境的影响,其作品内容都紧扣社会现实而创作,体现了时代色彩。

晚明文学繁盛,民歌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明代中叶的时候,桐城歌作为安徽的主要本土民歌,就影响到了湘、鄂、赣及浙西等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桐城歌谣文化带”。《明代杂曲集》、明代冯梦龙《山歌》均辑录了多首桐城歌。到了清代,在史籍和文人笔记中,民间歌曲仍沿用以往称谓,或作“山歌”,或作“小曲”,或作“小唱”,它继承和发展了元明时期的词调、小曲和山歌传统,种类更为繁多,内容更加庞杂。清代遗留下的桐城歌也更加繁多。有反映乡村农民及下层劳动者,农耕、劳作时唱秧歌助兴和鼓舞精神,闲暇、节日时唱山歌、小曲自娱自乐和交往贺岁的。如“天公骤雨催芒种,农父腾欢遍四邻。白水溅开千亩犊,青蓑耦聚一村人”。有反映渔民生活情趣的,如“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崖。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晒网炊烟起,停舟日影斜。”

三是桐城歌见证了时代变迁。

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如《光绪二十九年灾》、《撂块石头哪能打到天》、《怎抵老天恶》等反映旧政的桐城歌,就形象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作为见证时代变迁的文艺作品,桐城歌中有反映抗击清兵,追求自由生活的,如“一二三,集贤关,杀得清兵白眼翻;四五六,青草塥,杀得清兵抱头哭;七八九,沟二口,杀得清兵无路走。”还有寄希望于太平军的,如“麻子岭,扎大营,东指枞阳口,南到安庆城,西靠挂车山,北有乌石岗,长毛统天下,天下能太平。”

清代以后,桐城歌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歌,除了具有广泛的内容以及清新、明快、朴素的语言外,在形式上也比以前更为自由、活泼。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赋予了桐城歌新的生命,桐城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后,突然看到了碧波万顷的大海,人们的情绪激动了,歌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流出来。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国家和美好新生活的无限热爱。如歌曲《王月英喜解放》、《党的恩情如山巅》、《劳动人民幸福多》等都是人们对新生活的讴歌之作。

四是记录了各界抗战的英雄史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一大批抗战歌曲先后诞生,鼓舞了人们的士气,无数仁人志士在抗战歌曲的鼓舞下奔赴疆场。在那个条件异常艰苦的时代,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靠的是坚定的信仰,靠的是精神的支撑。桐城歌发挥了这种精神支撑的作用。

“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劳苦大众而言都是奢望,但随着中共桐城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后,群众发现了共产党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一曲《桐城来了共产党》就广泛流传在共产党活动地区。再如《誓把鬼子一扫尽》赞颂了新四军坚强抗敌的精神。

二、由我及他,演绎桐城百姓的赤子之心。

桐城大地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桐城也因其为桐城派的发源地而声名远播。桐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又具有突出的时代性,更具有强烈的创新性。作为桐城文化的典型代表,桐城歌较好体现了桐城文化的自然和谐思想,由人们狭小的生活世界,逐步放大到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阐明了普通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依赖和认同,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表现了家国一体、情义无价的传统文化特质。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桐城歌讲究抱朴守素,不近纷华,随遇而安;在表现人与人的关系上,桐城歌强调将心比心,互敬互爱,谦和礼让;在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桐城歌崇尚道德,尊重理性,追求正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是每个百姓的殷切希望。国家好,人民好,自己才会好。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无不揭示了这一不变的主题,桐城人民在歌唱生活的过程中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通过桐城歌表现了桐城百姓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美好希冀。如《农村十变》借桐城农村的变化展示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太平盛世日子甜》讴歌了美好的新生活。《鳏寡孤独有靠山》通过农村兴建敬老院赞颂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千年铁树开了花,万年盘石把身翻。如今办了敬老院,鳏寡孤独有靠山,有靠山,幸福生活万年长。”

美好家乡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壤。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千百年来,人们对故乡的依依相恋始终没有改变。不管是家财万贯的达官贵人,还是穷困潦倒的寒酸之辈,对家乡的感情都一样。桐城歌里唱出了人们对家乡的共同热爱。如《家乡水最清甜》“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家乡水最清甜,故园茶顶呱呱”;《桐城小花胜龙井》赞叹“山好水好地气好,龙井比之逊几分。”《桐城处处有歌仙》赞颂了桐城歌手遍布桐城的红火现状。

良好家风是美好家庭的标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道德规范,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桐城著名“六尺巷”的故事实际上就反映了良好的家风家训。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实就浸润着桐城歌的曲调和意蕴。很多桐城歌就相似于家规家训,阐明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如《劝书文》提倡家庭美德、邻里和谐,《家庭越勤越富着》倡导勤劳致富。

  家是血脉、亲情构筑的温馨港湾,国又是中国人最真挚的情感寄托。长期以来,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和主流。桐城歌所含蕴的家国情怀,传承了这种浓烈的家庭亲情、国之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可忽视中华民族血脉中家国思想的传承与重构,应发扬其优秀传统,融合现代文明、时代精神,重构当代“家国”情怀。秉承浓郁的家国情怀,新时期的桐城歌也定能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作文章。

曲调悠扬,山野激荡。一曲饱含生活气息的桐城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其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古朴浓郁的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描绘了桐城大地绚丽多彩的人文世界。

 

作者简介:潘世鹏,男,1984年8月生,安徽郎溪人,中共党员,现为池州日报社团委书记、记者。采写的十余篇作品被《党建》杂志、《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等报刊采用,连续四次获得安徽新闻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记者》等杂志发表论文6篇,主持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和省委讲师团课题各1项,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池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

 邮编:247000         电话:13156690592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路315号池州日报社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