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桐城歌文献的整理与利用[①]

发布时间:2016-04-28 10:31:05 人气:0 来源:admin

 程大立

        摘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桐城歌文献留存较少、不易保存、传播受限等问题,提出原生态采集、分类整理、数字化保存、互联网传播、全媒体访问和产业化开发等策略。

关键词:桐城歌文献,整理与利用,全媒体环境

 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家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原意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媒体”。今天,全媒体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还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和最佳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遗文献,则是指记载着非遗内容的所有载体。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一带的一种地方民歌,滥觞于汉唐,兴盛于明清,一直传唱到今天,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是融词、曲、表演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基因性的作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得到广泛重视。但是,由于非遗大都是以“活化”形式存在,人们更关注传承人对继承者的“口耳相传”、“口手相传”和“手手相传”,忽略了非遗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通过CNKI学术文献总库检索[③],对非遗文化研究的论文有5674篇,而对非遗文献研究的论文仅9篇。对非遗文献的课题研究仅见广东省肇庆学院2008年人文社科项目《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的若干问题研究》。从现实来看,非遗保护过程中要确认历史渊源,就离不开古籍文献;而文献记录可以更好地保存非遗的内容和内涵,口头传承总有消失的风险。

作为明代文学家冯梦龙高度关注的民间文学艺术,桐城歌自列入国家级非遗以来,受到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重视和保护。桐城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桐城歌的传承保护工作,相继出版了专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④]、画册《吴楚遗韵——桐城歌》[⑤]各1本;每年举办多场桐城歌广场演出等。作为地方性高校,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和服务的责任。该校的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成立了“桐城歌研究与传习专题组”,已开展田野调查8次,采集到原生态桐城歌200多首,摄录视频近100GB累计达300多小时,拍摄图片2000多张,记作谱曲20多首,创作、表演桐城歌新曲目2首;同时,在校内“惜抱人文讲坛”举办普及讲座3场。以上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桐城歌在本域的传承和保护,也扩大了桐城歌的流传和影响范围。然而,桐城歌的研究与传承仍在起步阶段。通过CNKI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有相关桐城歌的文章只收录18篇,其中学术论文10篇(桐城师专7篇,桐城市文化馆1篇),学位论文1篇;有关桐城歌文献研究的论文和课题均是空白。而桐城歌这种记载特定地域文化风貌的非遗艺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传唱人老死,有面临消失的危机。因此,对桐城歌进行抢救性保护,开展文献搜集整理、数字化保存和开发利用等,已成为当前桐城歌研究的必然需求和发展趋势。

一、桐城歌文献整理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桐城歌的研究与传承已成为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共识,已成为桐城市公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一。然而,文献资源已成为制约桐城歌保护和传承的瓶颈之一。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口传文献不易保存

“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1-386]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属于歌唱表演类民间艺术,其传承以人际流传为主要方式。在千百年的传授过程中,完全依靠传承人的口授和接受人的仿学,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声像记录。尤其是传承过程中的演化、流变和创新,都没有线性的文献保存。随着传唱人的逝去,这些口传文献终将消失。

2、纸质文献传播受限

在桐城歌流传过程中,也有少量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被文人记录,比如明代冯梦龙的《山歌》记录的24首桐城时兴歌等。一些民间艺人和民俗艺术家,在传唱和采集过程中也有一些珍贵的记录;如桐城民间艺术家叶濒先生近10万字的采访记录。然而,这些文献仍以个人珍藏和民间传阅的方式存在,很少出版发行,严重影响了文献的传播效果;存在虫蛀、霉变、灾害和散佚的危险,更不适用于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全媒体阅读。

3、原生态文献保存较少

桐城歌的原生态文献是指民间艺人的演唱实录。当前,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因为桐城歌盛行的时代,还没有同步音像摄录技术;而如今具备了这些条件,演唱桐城歌的人已寥寥无几。在传播过程中,也有一些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一次文献,但由于保存时间较长,这些文献大多已经不能再读;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流行的录音带、录像带等文献,已缺少再读设备。“民间文化经过五千年的长途跋涉,带着一身疲惫和沧桑,在田头和山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2-2]

上述问题表明,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桐城歌,首先要做好文献的保护工作。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全媒体文献保护机制是重要途径,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桐城歌文献整理与利用的意义与前景

1、为非遗文献化探寻科学路径

文献化是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最迫切又最困难的问题。通过桐城歌文献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开发,可以为非遗文献化建构理论基础、学术依据和方法体系,形成针对非遗文献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最终实现非遗资源长久保存、快捷检索和方便使用。

2、为桐城歌研究和传承提供文献保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搜集、整理、开发工作刚刚启动,研究工作尚未展开。借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东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将全面启动。桐城歌将以其思想功能、艺术魅力和学术价值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文献整理和转化工作,可以为桐城歌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

3、为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文化服务社会和文化产品增值的必然路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利用,应当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实行产业化利用。”[1-389]让桐城歌由传承人在特定地域表演传唱,到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走上舞台,走进影视网络,走进3D动漫,实现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共享,以及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等,是桐城歌健康传承和科学发展的方向。通过上述基础性文献工作,可以为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三、桐城歌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解决桐城歌传承与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要从文献的全面搜集、规范整理和新元素创作、新技术开发着手。具体路径可分为四步:

1、建立桐城歌数字化检索标准,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和整序

桐城歌现有文献包括现存桐城歌的记录文献、自古以来其他典籍中记录的有关桐城歌内容的文献、“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文献,以及桐城歌研究论文等。例如,现有桐城歌记录文献,包括明代冯梦龙《山歌》中收录的桐城歌24首,清代的《万花小曲》收录的桐城歌20首,当代《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辞典》、《中国情歌》等书收录的桐城歌约30首(其中有不少重复前两书内容);另有最主要部分,就是数十年来,民间文艺工作者和高校师生田野调查形成的原始文献。如桐城民俗学家叶濒先生倾其毕生心血和精力,历经40余年搜集文字原稿和录音的桐城歌共约9700多首;桐城师专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开展8次田野调查收录的桐城歌200多首。

首先,要运用目录学、文献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和整序。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比如,主题、内容、表现方法等,对桐城歌原典进行分类,再依据年代先后和思想内容、发展线索等,对桐城歌现存文献进行整序。整理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学、社会历史学和音乐学、表演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对桐城歌原典进行勘误和注疏,形成二次文献。对于原典以外的文献,按类别建立索引,按时间整序,让它们成为研究和开发利用桐城歌的辅助文献。

2、建立桐城歌电子文献资源库,对口传文献进行原生态采集、整理和现代技术保存

桐城歌自汉唐代形成以来,至今仍在民间以口头方式传承。随着农业生产劳作方式改变、语言衍变和普通话推广、商品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桐城歌只在安徽桐城一带农村部分区域极少数坚守乡土的农民中传唱。这些人大多年事已高,也将逐渐离世,桐城歌的传承显现后继乏人的危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抢救性搜集整理原生态的桐城歌文献。因此,要深入桐城农村,直接采访长期生活在乡间的桐城歌传唱者,通过数码录音、摄像和歌词笔录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段,采集并保存桐城歌原生态文献。

据初步统计,现存的桐城歌文献,以文字为记录方式的有3000多首,以文字和曲谱相结合为记录方式的不足100首,另外还有约700首录音。因此,需要将现存录音文献以及新采集的录音、摄像文献中词、曲整理出来,建立规划统一的桐城歌电子文献资源库,保证词曲的一致性和文献的完整性。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桐城歌原生态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和新媒体传播

桐城歌原生态文献指从民间采集来的桐城歌歌手演唱与表演的录音、摄像和文字记录,也包括一些桐城歌流传、发展历史的访谈录音、摄像和图片、文字记录。然而“高科技是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多重的文化选择、多渠道多方法的普及方式。”[3-90]由于桐城歌赖以生存的农耕社会环境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纷纷进城学习、工作,广播、电视、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盛宴,桐城歌不再是娱乐主餐,而被日益边缘化。因此,对于桐城歌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词曲结合的方式,整理成书出版发行;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剪接、编辑,制作成不同专题的音像资料,实现空间的转换。

在开发桐城歌文献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同时,将桐城歌现存文字记录和音像文献、典籍中有关桐城歌的记载文献、桐城歌“申遗”相关文献、桐城歌研究文献以及调研中新采集的原生态文献,全部实行数字序化整理,建设“桐城歌数字文献服务平台”,经过区域内试用、修改、完善,通过“超星移动图书馆”[⑥]、“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库”[⑦]等信息平台,逐步向社会推广,使之成为开放的公共文献资源。

4、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对桐城歌文献进行二次创作和产业化开发

“作为桐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歌融入了桐城的人文、历史、经济、地理等众多地方元素,其文化发展的潜力巨大”[4-80],在于文化产业的文献支持和精神支撑作用。桐城歌文献的整理与利用,要与本土的文化特质相符合,与全媒体环境下的大众文化需求相适应。“桐城歌产生地的桐城本土,是桐城学派和桐城文派的大本营。”[5]因此,桐城歌文献的二次创作与新技术开发,要紧密结合其“俗文学”特征和“娱乐性”定位,让其故事化、生活化。同时,要与动漫、影视、网游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借助互联网,与QQ、微信、微博等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实现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手机、移动阅读器等全媒体阅读访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桐城歌文献的动态发展和艺术增值。

桐城歌是中国千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艺术之一,是桐城文化精化的集中体现,是区域公民精神激励和人伦教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桐城派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潜在资源。以桐城歌原生态一次文献为基础,通过编辑、加工和再创作,形成二、三次文献,让桐城歌文献的整理与利用,走上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之路,以适应当下全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和访问。

 

参考文献:

1.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桐城歌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C].安徽文化论坛2014会议论文集

2.张甦.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引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M].黄山书社,2012年7月

3.徐慧俊.桐城歌传承发展现状及其成因探析[J].音乐时空,2014年6月

4.陶家韵.“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艺术时空,2015年第4期总第25期

5.郭骊.桐城歌的影响与传承保护浅谈[N].安庆日报/2010 年/11月/12日/第002版

 

作者简介:程大立,男,1966年出生,安徽桐城人,本科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文献学,桐城派与桐城文化。

邮编:231403

电话:13956510329

邮箱:cdl081112@126.com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