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独具 雅俗交融

发布时间:2016-04-28 10:07:24 人气:0 来源:admin

---略论桐城歌的文化特征【1】

 黄  莉

摘要: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车水马龙、河埠陆驿的桐城自古接江趋淮,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几百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民间文化奇葩桐城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雅俗文化交汇、碰撞、相互影响、融合,共同构成了桐城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纷呈。“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桐城歌是桐城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产物,是桐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探究其文化特征,对于发掘、保护、传承桐城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七省通衢、襟江带湖的文都桐城不仅有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精深丰厚的桐城派,而且富饶秀美的桐城山水还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桐城民歌。勤劳刻苦的桐城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桐城歌,从古至今,桐城歌依循着自身的发展轨迹,逐步完善直至成熟为别具一格的的地方民歌。桐城地区也因此享有民歌之乡的美誉。

一、桐城歌的地域特色

民间歌谣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代表,深深的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无论是自然环境、方言俚语,还是人文传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这样的特色也深深地植根在桐城歌之中,成为桐城歌区别于其他民间歌谣的重要特征。学者张友茂先生评价道:“桐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桐城民歌人文灵气所在。”。

1、桐城歌中的农耕文明印记

桐城境内以农业经济为主,稻作文明、农耕文化非常发达。伴随着农业劳作,山野小调,歌声处处。相较其他地域民歌,桐城歌中多田歌、秧歌,少号子、船歌。这与桐城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境内多平原山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段余脉,重峦叠嶂,挺秀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织绣铺锦, 适宜农作,农人们在农田里耕植,插秧有《栽秧歌》,耘田有《帮郎田里来》,除草有《跳下田来把草薅》、《薅草歌》,施肥念叨《庄稼无肥长不好》,收割时抑制不住的唱起《丰收歌》。这些脱口而出、随心而发的歌谣抒发着劳动者内心的喜忧哀乐: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世间解忧愁。时时能把山歌唱,日提精神夜解愁。

它大大丰富了桐城当地劳动者的精神生活。每到农忙时桐城田间地头便是此起彼伏、歌声四溢。

2、桐城歌中的崇文重教传统

文都桐城自古崇文重礼,文化底蕴深厚。桐城文派雄踞清代文坛二百多年,桐城民间极重课读,素以“穷不丢书”垂为家训。桐城歌中唱道:

关关雎鸠,最好读书。在河之州,最好养猪。少君幺女,哪知日子苦?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

旧时桐城境内私塾遍布,形式不拘一格。口播笔耕,教学相长,彼此传承,革故纳新。自隋唐科举取士,统治者们通过娴熟运用科举手段,实现其“笼络人才、牧驭天下”的政治诉求,所谓学而优则仕,桐城的文人士子为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上自名门贵胄,下至布衣百姓,无不砥砺子弟勤勉读书,专攻举业,据清代《道光续修桐城县志》记载,明清两代桐城有进士265人,举人589人,数目惊人,在民间有“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之说。

因科举而背井离乡的情侣或夫妻喜聚伤离的情绪弥漫歌间。盛行于明清时期的桐城歌谣以《风月词珍》为例,“斯文佳味”选录的十一首歌谣,无一例外表达了男女因科举而产生的离愁别绪,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桐城民间崇文重教的社会环境。

“槐花三秋今又黄,我送情郎赴科场”。

“心肝哥哥我的郎,收拾琴剑赴科场”。

“送郎送到大门东,愿郎别我赴科场”。

“大比之年赴选场,姐扯衣裳不放郎”。

“送郎送到大门东,愿郎别我赴科场”。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2】,

桐城歌谣既直接又生动的体现了桐城当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3、桐城歌中方言俚语特色

方言是民间歌谣的载体,是最能彰显民间歌谣地域色彩的方式。桐城歌中保存了大量的方言俚语。

桐城歌中有大量独特的人称代词。桐城人叫爸爸,常用“大大”;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时,常用“爹(die)爹”、“奶(nia)奶”、“家(ga)公”、“家(ga)母”(或者姥爷姥姥)来称呼;孩子常用“小伢(en-ai)”来称呼。“村前唱起黄梅调,小伢子直蹦又直跳,奶奶跑得一个扫,爹爹笑得胡子翘。”最有意思的是桐城人对妻子的称呼,一般用“烧锅的”、“我家里”来指代。如桐城歌中有一句“不要脸不要皮,不要烧锅的要小姨”,外地人往往读来不知所云。

独特的名词的运用也使得桐城歌作为地方民歌极具地域风情。“火亮虫,点点红”中“火亮虫”是萤火虫,“ 小蛮槌,长腰腰”的“ 小蛮槌”即棒槌,“拍大腿,唱小调,又有棉花又有稻,又有六谷炒六谷泡” ,“六谷子”为玉米 、“六谷泡”是指爆米花。“家里老鼠咬掉猫的头,癞癞姑踩死一头大水牛。”“癞癞姑”是癞蛤蟆,桐城人把荸荠称作“土栗子”,“九拍皂角九月九,又有土栗又有藕。”

 除此之外,桐城歌中生动形象的形容词的使用读来饶有趣味。“菜园里菜青扑扑,塘里鱼忽突突,大锅里饭,小锅里粥”,“青扑扑”指菜长得葱郁,“忽突突”指鱼在水面活动猛烈。 “不淘砂,年纪轻轻学拉瓜”中“拉瓜”是指衣着随便不讲究, “你一块,我一块,吃到嘴里油癞癞。”------“油癞癞”是指口感油润滑腻。

桐城歌谣中大量使用了桐城本地的方言,生动的反映了桐城地方的风土人情。

二、桐城歌的雅俗交融

从文化接受角度将桐城歌的创作传播群体作一定的划分,大体可分成两个层面:民间层面、文人层面。绝大部分桐城歌谣出自普通民众之口,但这部分歌谣相较其他地方民歌具有文辞雅洁的特点,文人仿作的民歌则在内容以及格调上尽量趋近地方歌谣,取其清新刚健的风格,去熏陶他们的审美个性,激活创作热情,使之构思出更有艺术生命的作品。俗文学的发展,推动、刺激了雅文学向着俗化的方向演变,而俗文学自身也在雅文学的规范、熏陶下趋向雅化。它们共同构成了桐城歌谣词雅曲俗、雅俗交融的文化性征。

(一)文辞雅洁的民间歌谣

旧时《桐城县志》及时人著论中多有记载,桐城乡民“尚淳质”,“四封之内,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礼让,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号为礼义之邦”【3】。由于文化底蕴浓厚、重教传统源远流长,在桐城民间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脚老太、幼稚小儿,也能哼得几段歌谣。虽说民间歌谣比不上文人诗赋的精雕细刻、意境高远,但长期受自然环境的濡染和文化传统的熏陶,特别是桐城歌产生在桐城文派富于人文气息的土壤上,自发自觉的受其影响。桐城派作为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如刘大櫆、方苞、姚鼐等人为文雅洁,垂范后世。桐城歌相较其他地方民歌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文辞雅洁。

1、    化用日常意象 ,言辞含蓄蕴藉。

桐城歌谣的作者多为市井小民、村妇野老,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文学素养也较为匮乏,然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接触自然,体察人情,对日常习见的各种事物形态特征、结构功能了如指掌,谙熟于心,他们感物起兴、不事雕琢的歌吟却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譬如在冯梦龙所辑录的桐城时兴歌中,抒情主体常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阐述。透过女性视角来观察外部世界,体认内心情感,于是在歌谣中便有了“牵引魂灵飞上天”的嬉戏秋千、“横也丝来竖也丝”的相思素帕、“后来无齿没收成”的多情木梳等既具有强烈的女性生活印记同时又有自然浑成的巧妙情思。

淳朴乡民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幽思、离愁别恨融入寻常的事物如灯笼、蜡烛、葫芦、西瓜、茶、塔、天平等,经过巧妙构思化为生动的意象,别出新意使之具有浓郁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如《笔》:

卷心笔儿是兔毫,翰墨场上走一遭。早知你心容易黑,不如当初淡相交,世间好物不坚牢。

再如《西瓜》:

一个西瓜寄多情,叫姐莫学此瓜身。外面青时还好看,恼你肚里许多仁,只为人多坏了身。

作为传递心声的载体,这里的“西瓜”和“笔墨”已不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客观单纯的物象,它也不是对外物简单地的复制和重现,而是被创作者充分主体化了的物象,凝聚了创作者对情感忠贞的劝谕和告诫,言辞之间富有意味深长的审美意蕴。

2、    多用修辞手法,表达形象生动。

桐城时兴歌除了内容真实丰富、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浅显,多种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也是它作为民间歌谣的文辞雅洁的重要体现。

在民歌内容的描述上,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来借景抒情或用物喻人,或将物人格化,在表情达意上更为形象生动。桐城时兴歌常用作比喻的日常所见的物品,有茄子、葫芦、蜡烛、扇子、灯笼等。如《灯笼》:

一对灯笼街上行,一个昏来一个明。情哥莫学灯笼千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二人相交要长情。

又如《塔》:

一座宝塔七层尖,年深月久造得全。我两个相交如造塔,一砖不到枉徒然,人要工夫又要专。

桐城时兴歌中还大量运用了谐音、双关、押韵、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音韵的技巧与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的契合了微妙情感的传达,在整体上强化了歌谣的美感。谐音就是用相同或相近的字音来表示某一特定的意思。双关则注重弦外之音,诙谐含蓄。双关与谐音都是在选用多数民众熟悉的语言和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譬如历来为专家学者称道的《素帕》,即是成功运用谐音双关手法的典范: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

这首歌谣巧妙的运用了谐音,“丝”与“思”谐音。同时,“丝”、“知”押韵,托物寄情,巧藏心思地体现了歌谣含蓄而蕴藉的美。

桐城歌具有自然而发的美感,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歌谣的情感、主旨融为一体,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3、用语简洁约净,内蕴丰厚充实。

桐城文派为文之“洁”是指文章内蕴充实饱满,表达谨严约净,无蔓枝繁叶、杂事游辞、勿“俚”、勿“繁”,是一种洗练的文风,言简意赅、清顺可读。在此风气影响下,民间的桐城歌文辞简净。这是民间文学与正统文学雅俗交融的一种产物。、

通常情况下我国民歌歌词中,常穿插—些语气词、形声词,根据使用字数多少,称为衬字、衬词或衬句。如“哪”、“晦”、“嗬”、“哟”。如湖南民歌《刘海砍樵》:“我这里将海哥, 好有一比呀 胡大姐,——呃~ 我的妻,——啊?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嗬嗬,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啦 ,那我就比不上罗嗬嗬,你比他还有多咯?”但桐城歌中基本无衬字衬词,干净利落,语言形式简洁干净。

(二)入俗求真的文人拟作

纵观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民间歌谣不仅得到民众的喜爱与传唱,更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与学习。文人广泛的从民间创作中汲取养料和灵感,运用民间歌谣的通俗明快的风格和活泼的艺术手法,陆续创作了一些在内容上贴近乡土,形式上通俗如话,但又俗而有趣、浅而不薄的作品。这些鸿儒显宦、文人雅士对于桐城歌谣的认同和投入,推动了雅俗交融的进程,尤其是对提高桐城歌的社会地位、艺术品位和促进其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有“我明一绝”之称的明代时调小曲在趋俗重情、入俗求真的文化思潮中,从原本不登大雅之堂被一些正统文人忽略鄙视,到明代中后期因其所具备的真情真趣而得到众多文坛大家的关注和赞赏。嘉靖年间,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并记录了民间歌谣时调的流行情况,有的还亲自投入大量精力搜集整理歌谣时调,这其中不乏当时在正统文坛极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如李开先、冯梦龙等。不仅如此,在诗坛上还出现了许多学习民歌的作家作品,如王叔承的拟民歌《竹枝词》、徐祯卿的《杂谣》、王廷相的《巴人竹枝歌》等,这些作品皆透露出浓厚的民歌情调。

文风昌炽的桐城也习染了这种风潮,当地的博学鸿儒、名流显宦、文人雅士在日常的文学创作中,日渐凸显了关注市井众生世俗生活的潮流,其中就有大明才子方以智、闺阁名媛方孟式、名流仕宦张廷玉等。这些文人雅士的拟民歌作品,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曾受到民歌的极大影响。

1、文野一体、寓俗于雅的创作倾向。

自两淮以至江南,风靡一时的桐城歌,自明清以来深深影响了桐城当地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人生趣味、审美观念。桐城文人士子汲取了民间文学的养料,新颖的艺术创作源泉,启发了他们的创作思维。文野一体、寓俗于雅的倾向得以体现。首先表现在其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民间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富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近于民间歌谣。农夫、牧童、渔父、樵者,都是诗作中活跃的人物。如明代方孟式的《田家乐》、清代张度《田家乐》等,这些田家谣多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田园生活。这些源于民间歌谣或略加修饰润色并保持原貌的作品,以平视的角度,以农民的眼光观照农民生活,变俗为雅,质而不俚,耐人寻味。

 2、雅俗交融、清新淳朴的创作风格。

除了在内容选材上颇具民间歌谣的风味之外,桐城的文人雅士作品的拟民歌特征还体现在语言形式上,其清新淳朴的语言,婉转和谐的韵律,真挚浓郁的情感,也处处显示着民歌的本色。如著名文人方以智的《牛角饮》:

一牛角,二牛角,满斟四五壶,双手向前握。苗儿各唱四声歌,笑我江南不能学。

这首摘自《方密之诗钞》的小诗,以口语入诗,作为诗的语言,看起来似乎近于笨拙,很像顺口溜,直白浅平,信手拈来,以俗为雅,清新自然。再如明人方其义的《明月谣》、如明代方文所作的《竹枝词》等我们可以看出桐城歌和文人创作的古典诗歌在构思、手法的运用和意境的制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民间文学于文人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文人仿作桐城歌取得显著成就的要数姚兴泉,这位清乾隆秀才所著《龙眠杂忆》,在内容、句式以及语言风格深受桐城歌谣的影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桐城歌“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余儿时曾耳熟之,大率皆男女托兴之词,然语意含蓄,乐而不淫,颇近风人之旨”。【4】

《龙眠杂忆》之桐城好一百五十阕小令,是一幅弥足珍贵的社会风俗生活长卷,反映了明清以来文都桐城的社会生活和市井风情。这位人称落花书生的落第秀才,为了生计常年奔走他乡流连客地,心中却常常挂牵故乡,他的笔下流淌着对家乡地理山川浓浓的情思,其一百五十首小令涉及丧嫁娶、起居饮食、服饰装扮、岁时节令、游艺竞技、民间工艺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今天的人们了解旧时桐城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语言风格上,《龙眠杂忆》具有质朴平易、意深词浅、用常得奇的特点,充分发扬了民间歌谣语言的优良传统。全诗以七字句为主,长短相间、错落有致。而顶针手法的运用,及音韵转换之灵活,则使诗读来琅琅上口,颇有一气流转之妙趣。

桐城文派的文人们也认同民间歌谣的价值,除了身体力行的创作实践,桐城派文人如姚鼐、刘大櫆、方苞、戴名世、方文等或撰文或著述,如《惜抱轩诗文集》:“谣咏之声作,虽其言不出于闾阎鄙俚,而足以上占国家隆治之昌,景福之远。”【5】赞赏了民间歌谣自然真挚的风格。

综上所述,兼具地域特色和雅俗交融的桐城歌,是桐城文化艺术的瑰宝,唱响桐城歌谣,弘扬传统文化,桐城歌的传承创新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注释:

1、项目来源:安徽省教育厅省级高校人文社科2015年度重点项目《全媒体环境下桐城歌文献的整理与利用研究》初期成果。

2、《诗经·魏风·园有桃》山西: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

3、〔清)戴名世.戴名世集〔Ml.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徐庶,叶濒点校.(清)姚兴泉撰.龙眠杂忆学校类[M」.桐城民俗风情·附,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5、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Ml。2008年

 

参考文献:

1、叶濒/张志鸿主编.《桐城歌》[M].黄山书社出版社.2012年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 2010年12

3、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

4、中国地方集成编纂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康熙桐城县志,道光续修桐城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年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年

6、查宗和.解说桐城歌.黄梅戏艺术[J].2009 年第 2 期

7、郭骊.唱响家乡桐城歌.江淮[J].2011 年第 12 期

 

作者简介:黄莉,女,1981年出生,安徽桐城人,本科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讲师;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桐城文化。

邮编:231403

电话:13966978315

邮箱:ziwendi@sohu.com

地址: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