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丽桐城歌的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2016-04-28 10:21:22 人气:0 来源:admin

城歌源于安徽桐城,以地名冠其歌名,它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在歌谣发展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人们比喻它象山花一样芬芳、茶香一样清郁。

据史志记载,夏、商、西周时期桐城属扬州,春秋战国时为桐国,先属楚,后属吴。秦朝分天下为四十郡,桐城属九江郡。西汉时属庐郡,东汉时为龙舒侯国。三国时称舒地,初属魏,后属吴。隋代大业三年(607)改属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为同安郡,唐至德二年(公园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桐城”地名由此始。明清时期这里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文化繁荣,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区域。桐城自古有歌谣之乡的美誉,桐城歌在明代就已广为流传。历史上的桐城地处吴国与楚国的交界,有“吴头楚尾”之称,所以桐城歌有吴楚遗留的音韵,是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对桐城歌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将桐城歌收录进他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卷》中。冯梦龙在《山歌叙》中指出:“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士家不道也。”他更指出:“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桐城歌在明代称之为“桐城时兴歌”,它来自民间,原汁原味,是俗曲之瑰宝,民间文学之奇葩。桐城歌不仅是雄霸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代表作家生长生活的人文土壤,也是现已成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孕育基因,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桐城歌天机自动,朴素浑成

桐城歌具有鲜明率真自然的特点,它真实,具有天然的韵味。例如《荷花爱藕藕爱莲》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是情歌,流传了几百年,至今人们读到它依然感受到情感魅力散发出淡淡清香。“藕爱荷花朵朵鲜,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通过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出年轻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歌词朴素自然,文字干净,韵律和谐,优美流畅,形象准确地刻划了热烈而又细腻的感情。民间歌谣的创作与传播方式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桐城歌善于借助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用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来形象地表达思想。例如:“太阳起山红满天,蒸蒸大地生紫烟。小田插得团团转,大田插得边到边。……”这首歌是人们在劳动中直接抒发出来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的热爱。桐城歌的歌唱以抒情为主,或扬或抑,或强或弱,或长或短,依据歌者情绪行进的波浪形式所产生的节奏,能给人一种快感,满足人们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桐城歌以七言五句式的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为主要艺术特色。正如学者张光亚云:“桐城民歌不仅曲调好听,文辞也很优美,是好音乐,也是好文学。”如《素帕》在语言形式上,巧妙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通过字、词、句、段的运用,起到了强调感情、突出事物、贯通气势、协调音律的作用。

二、桐城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桐城歌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类别。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时兴歌(情歌)就流传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它是安徽歌谣盛行时期主要的本土民谣,对“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民间歌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上是称其为“桐城歌谣文化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学者徐元勇先生对于我国明清时期歌谣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他撰写的《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一文中,分析了“明清乐”(指我国明代和清代的俗曲)流传至日本并对日本传统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研究桐城歌的历史源流很有帮助。据徐元勇教授查阅资料证实,于今仍有大量清代俗曲保存于日本各大图书馆,其中日本天保2年(1831)葛生斗远的《花月琴谱》;安政6年(1860)跋,明治14年(1878)翻刻本,镝木溪庵《清风雅谱》,又称“竹林遗响”,以长卷形式记写;明治17年(1885)聚奎堂书院本,高柳精一《洋峨乐谱-坤》;明治26年(1894)洋洋馆藏版,冲野竹亭著的《清乐曲谱》四本古书中均有清代“桐城歌”原始工尺谱歌谣资料留存。

 桐城历史上众多文化名人如方以智、钱澄之、刘大魁、方贞观、马苏臣、姚兴泉等,都喜用民歌节调进行文学创作,他们诗中多以“竹枝”、山歌言地方风俗、男女情爱。可以这样认为桐城文人的作品不断涌现,“桐城派”绵延清代二百余年,对提升桐城歌的品位和流布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桐城歌传承有序、生机勃发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以桐城文化馆刘凯为代表的一批群文工作者,将活跃在庭院内外、田间地头,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进行记谱填词、汇编成集。虽经“文化大革命”浩劫,仍有一百多首作品和资料得以珍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桐城文联叶濒同志为代表的数十位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搜集歌谣原始资料500余首,整理出版了《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2012年、2013年相继编辑出版《桐城歌》保护资料丛书和《吴楚遗韵--桐城歌》大型画册。

桐城市文化馆把桐城歌从乡野搬上了表演的舞台,先后举办过六届桐城歌演唱会,并组织歌手参加安徽省及安庆市原生态民歌演唱大赛,201411月我馆组织民歌手查月华、江守本、吴云芳参加安徽省第七届皖江八市群艺(原生态民歌)大赛,一举夺得两枚银奖,获得普遍赞誉。桐城歌还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成为青少年传统教育和道德熏陶的乡土教材。2011年桐城歌之一的《哑谜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赢得掌声喝彩。桐城市政府十分重视桐城歌的抢救保护工作,拨付专项保护经费。2007年桐城歌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桐城歌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代表性传承人吴云芳、查月华。桐城六中现有100余人组成的桐城歌无伴奏合唱队,会演唱桐城歌的业余歌手江守本、邓全翠、金宏兵、占萌、李琴、余艺等常年活跃在舞台上。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桐城歌,自2013年起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各街道社区、乡镇黄梅戏迷剧社创作编排桐城歌内容和题材的组歌、表演唱等文艺形式进行演出活动,为普及推广桐城歌作新的尝试,深受老百姓喜爱和欢迎。安徽日报记者专程来桐城采访,写出《桐城歌--山水相依歌四季》等长篇报道文章。我们除了组织“桐城歌”演唱,还精选出二十四首短歌,邀请本市六位艺术家,采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剪纸和绘画进行创作。剪纸作品的边饰图案,以国花牡丹象征国家级非遗“桐城歌”,以琥珀珠嵌“桐城歌”三字点题并象征圆润,以双菱象征“口口相传”,以垂直边线象征“一脉相承”,图案简洁美观,寓意贴切巧妙,剪制工艺精湛。国画由盛东桥、毕国栋、孙书正、严丽莉、盛莉五位画家完成。他们各以自己最擅长的艺术手法,力求对歌词内容进行完美而富有特色的画面展示。“桐城歌剪纸绘画艺术作品展览”先后赴部分乡镇、学校展出,观众达几千人次。通过举办这样的展览,让普通百姓和中小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桐城歌”不仅有文学的语言美,歌唱的音乐美,还有美术的画面美,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桐城歌”。

桐城歌原生态曲调和歌谣成为黄梅戏演员的必修课之一。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从小在家乡就爱唱桐城歌,并且将桐城歌音调引入黄梅戏唱腔中,黄梅戏花腔小调《新八折》就有很多桐城歌原生态音乐成分。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尤其喜爱桐城歌,学唱桐城歌,从桐城歌中体味黄梅戏的“原生态”韵味。通过普及传唱,已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喜爱桐城歌、会唱桐城歌,从田间地头到中小学校,从街道社区到乡镇广场到处歌声悠扬,从而使桐城歌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桐城市政府制定了桐城歌长期保护计划,由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下一步工作打算:要更广泛更系统地搜集整理汇编原生态的桐城歌谣及曲谱,了解掌握桐城歌吟诵和歌唱的表演形式,并摸清桐城歌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沿革;在普查基础上,建立健全桐城歌档案数据库;建设以城郊社区,大关、范岗、青草等乡镇为主的桐城歌示范区或传习基地;发起组织面向全国征集桐城歌研究论文,召开桐城歌论文研讨会,编辑出版桐城歌研究论文集;成立桐城歌研究会,探寻桐城歌历史变化和民俗活动的轨迹,以及它与黄梅戏、与吴中山歌等民间歌谣的内在联系;创建桐城歌网站,运用现代传媒,传播美丽桐城歌,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张志鸿,196011月生,大学汉言语文学专科毕业。现任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桐城市文化馆馆长、桐城市舞蹈协会理事长、桐城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