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8 10:27:13 人气:0 来源:admin

 ——以“桐城歌”为中心

 

 

 崔  磊

 内容摘要:桐城歌是形成于桐城地区的地方性民间歌谣,已被列入国家级”桐城歌”保护名录。数字化是新时期下“桐城歌”保护的必然趋势,也是其有效传承的最佳方式。因此,应吸收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验,通过加强法律保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字化项目研究、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各级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开展数字化技术运用培训等途径实现“桐城歌”的完整性保护和有效传承。

关键词: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桐城派研究中心

 桐城歌是形成于桐城地区的地方性民间歌谣,为数百年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并经文人骚客之润色得以提升,是以韵文形式表达情感的民间文学,包括各种山歌、民谣、小调等,将词、曲、表演融为一体,地域特色非常鲜明,题材范围广泛,表达内容丰富。正因其是中国歌谣发展史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康熙《桐城县志》载,唐以前的桐城(旧名同安),“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异居,人性劲躁”[①]。自唐至宋,桐城依然是“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的文化边缘地区。降至明代,桐城人文勃兴,桐城歌也随之兴起。《万历野获编》载:“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②]《客座赘语·俚语》说:“里弄童孺妇媪之所喜闻者,旧惟有《傍妆台》、《驻云飞》、《耍孩儿》……后又有《桐城歌》、《挂枝儿》、《乾荷叶》、《打枣竿》等。”[③]由此可知,桐城歌最早兴起于明嘉靖年间,传唱于世、风靡一时,其影响遍及当时中国人文最兴盛的东南地区,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桐城歌谣文化带”。

数字化就是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将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桐城歌”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来,实现对“桐城歌”的完整性、便捷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储存与保护。通过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桐城歌”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依据不同的划分种类将其列入不同的档案和数据库。通过对“桐城歌”进行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可实现“桐城歌”保护的全面电子化、数字化。既能保护“桐城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不受时空限制达到全方位体验。因此,数字化是新时期下“桐城歌”保护的必然趋势,也是其有效传承的最佳方式,

一、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起,数字化技术就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美国国会图书馆自1990年开始推动实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国家计划,对馆藏文献、手稿、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199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将馆藏艺术品以彩色、高分辨率录入光盘。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以期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日本政府自2004年起对保护技术的个体学习与应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研究探讨方面年均投入五千万日元。

国内在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方面起步晚,但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如成都图书馆将非遗档案材料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加以保存,建设了“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浙江省图书馆完成该省非遗项目数据库、资料库建设。北京图书馆也开展了“北京记忆”主体数据库建设。

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否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技术包括了网页制作、搜索引擎、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工具、分类软件等多项内容。面对新挑战,我们要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关注度。

二、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保护可以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桐城歌”各种信息,极大地提高“桐城歌”的保护成效。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现“桐城歌”的完整性保护。传统的登记、拍照、录音、收藏等保护手段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桐城歌”的保护需求。传统保护手段带来的各种问题,诸如书籍的损坏、图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录像带的老化等对“桐城歌”的长期完好保存构成了威胁。而数字化存储技术能够将“桐城歌”的相关档案资料(手稿、照片、录音等)通过网络技术平台予以保存,能够突破传统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持久性和保真效果,更加安全、长久地对“桐城歌”进行保护。

2.推动“桐城歌”的有效传承。一方面,“桐城歌”的数字化保护并不是对一手信息资料进行简单的数据堆积,而是在整理、分类的基础上按照“数字化”、“多媒体格式”的要求进行重新加工、编码,然后系统地录入数据库保存。这实际上是对“桐城歌”又一次更加全面、细致、具体的整理工作,有利于对“桐城歌”的科学管理、合理传承。而且,数字化复原与再现技术可以通过采用2D、3D数字动画技术,恢复、再现和解读“桐城歌”现象、场景、过程等,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实现“桐城歌”可视化,甚至实现与原物或原事项完全一样的恢复和再现。这对于“桐城歌”一些濒临消失的曲谱、曲目、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④] 另一方面,数字化能够使社会民众更快更全地搜索到相关“桐城歌”资料,加深人们对“桐城歌”的认知,提升人们对“桐城歌”的兴趣,有助于“桐城歌”爱好者的自主学习、交流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桐城歌”传承人的形成与培养。

3.拓宽“桐城歌”的传播途径。“桐城歌”保护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数据的采集、整理、处理和存储等领域,如普查管理、项目(传承人)管理等。“桐城歌”的一手基本资料经数据库整合之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社会大众得以在虚拟空间中,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准确地搜集相关信息,也可以下载、打印、获取所需的“桐城歌”资料。数字化应用使阻碍公众了解和参与“桐城歌”保护的技术壁垒得以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播途径,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让“桐城歌”保护工作不断走向透明化、科学化。

4.经济效益显著。一方面,数字化保护所借助的网络平台、数据库、视频制作、信息发布等相对于传统博物馆、文化馆等的持续性投入要少得多。而且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之后,它的持久利用性非常高,维护难度低、速度快、费用少。相比之下,传统“桐城歌”保护机构需要定期的维修和保护,耗时久、费用高、难度大。[⑤]另一方面,数字化保护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桐城歌”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数据库资源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持续注入新的元素和生机,这些文化因子可以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转化成体现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推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桐城歌”,这也有利于桐城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三、基于数字技术的“桐城歌”保护传承整体路径

数字化保护符合“桐城歌”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代社会对“桐城歌”的发展要求,因此,政府必须转变“桐城歌”保护手段,创新“桐城歌”保护方式,走数字化发展之路。

1.加强法律保障。政府对“桐城歌”的数字化保护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法律的明文规定,一方面可以从法律层面,形成对政府部门加快数字化建设的义务要求,督促“桐城歌”保护尽快走上数字化;另一方面,明确的法律条文是“桐城歌”保护的有力保障,能够为“桐城歌”保护数字化的建设争取更多地资源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但是,其中依法应当保密的部分除外。”这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但是这一规定较为笼统,而且缺乏相关的补充法律条文,因此,具体到“桐城歌”数字化的法律保障,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制定出符合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法规规章。

2.加大资金投入。“桐城歌”的数字化建设虽受重视,但各方面基础性工作都需完善。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出合理充足的资金规划,保证各地的数字化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政府应发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加大资源投入。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扶持,建立税费减免和财政贴息机制。避免各地“一刀切”式资金投入模式,实行动态式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社会投入机制,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国内外有许多经典模式值得去学习、仿效,如英国政府于1984年制定了《关于刺激企业资助艺术的计划》,并采用“陪同投入制。”也就是说当某家企业决定对文化艺术进行资助,投入一定的资金金额时,政府也按照相应的资金比例对其进行投资。这一举措降低了企业家的投资风险,调动了企业对非遗投入的积极性。苏州已经成立的用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专项基金,每年接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固定非遗资金投入。累计金额能够有效地满足非遗工作开展所需,极大地推动了当地非遗工作的有序、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3.鼓励图书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作为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本身储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担着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功能。政府应借鉴它们既有的优势平台,引导各馆开发馆藏“桐城歌”资源,将原始物态资料电子化,建立数字化网站形成数字化信息,充分发挥其在“桐城歌”数字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各馆之间的网络合作与分享,充分整合各图书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例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国的日本,就非常重视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其中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早已实现了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形成了“贵重图书图像数据库”和“日本年历资源库”,成功地借鉴图书馆平台推动了日本保护非遗的数字化建设。另外,加拿大许多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不仅实现了馆内原始资料的电子化,而且各馆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实现资源信息共享。[⑥]

4.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字化项目研究。“桐城歌”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软件做支撑,而这离不开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联合省内外高校成立了专业的研究中心或基地,对具体地“桐城歌”数字化项目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安徽大学已成立桐城派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学院已成立桐城派研究中心、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桐城师专更是扎根桐城。还有周边许多高校,有一批学者长期致力于“桐城歌”研究。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字化项目研究在国内有许多成果典型,如,2006年贵州大学承担的“基于反求工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数字化测量设备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并利用反求软件对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建模和成型”。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作用”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及管理规程、数字文化内容的三维建模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和服务系统、民族文化资源库示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共享和服务典型示范”。[⑦]这些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研究极大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

5.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桐城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还需奋起直追。因此政府必须加强与国内外的沟通交流,汲取教训、借鉴经验,实现政府间合作。制定了保护规划,邀请省内外单位积极参与、共享资源、频繁沟通、形成合作、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实现“桐城歌”区域合作的协同保护。

6.建立完善各级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桐城歌”的数字化保护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桐城歌”相关的网站和数据库建设尤为重要。目前“桐城歌”网站与数据库建设虽已步入正轨,但是在内容、技术标准、搜索引擎等方面还不成熟,仍需完善。此外,基层政府的“桐城歌”网络建设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匮乏而停滞不前,影响了整体的“桐城歌”保护进程。[⑧]各级政府需积极引进人才,加大对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

7.开展数字化技术运用培训。“桐城歌”的数字化建设应用软件应瞄准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具备的基础上,数字化工程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具体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而当前特别是基层地区的“桐城歌”工作队伍中,计算机知识较为匮乏。为了使“桐城歌”数字化工程能够成功投入运营,政府必须重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定期举办计算机知识培训。定期开设“桐城歌”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软件培训班,覆盖全体工作人员,以期有效促进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全面保护“桐城歌”。

 

作者简介:崔磊(1982- ),男,安徽萧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专门史博士,铜陵学院讲师,安徽大学历史学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皖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