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发展模式及其推广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28 10:33:24 人气:0 来源:admin

孟雪锋  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汉族民歌,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也走过了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辉煌璀璨到渐渐淹没的时代。但伴随着人们对桐城歌价值的重新认识,尤其是2008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桐城歌得到了有效地抢救与保护,再次焕发了生命力。桐城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向上的精神品质在这个时代依然闪烁光芒。

然而很多曾经与桐城歌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这样的结果,比如庐剧。我们本次的调研主要分析总结桐城歌的成功发展模式,并与庐剧的发展进行横向对比,试图从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分析桐城歌的发展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桐城歌  发展模式  推广可行性分析

指导教师:芮必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团队成员:孟雪锋,单俊萍,刘思琪,黄卓睿,刘惠鑫,吴康平,吴梦然,徐森

 一、桐城歌概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财富。它们各具特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不断丰富自身,最后汇入中华文化的大杂萃中,成为我们现在的文化遗产。桐城,公元757年正式定名,在千年的发展中,形成自身特色,凭借其文学及音乐等的特色,成为桐城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城歌,顾名思义,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它融合了词、曲、表演的艺术,是汉族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汉族民间文学。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又在世代流传中不断凝练与升华。2008年,桐城歌作为民间文学类,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早在唐以前的历史时期,桐城歌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到了明代,桐城歌开始编印成书。在《明代杂曲集》、乾隆九年刊的《万花小曲》和冯梦龙的《山歌》中都录有不少的桐城歌曲。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桐城歌发展为一种独特的从民间文化向辞赋进化的特殊文化现象。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桐城歌不仅成为农民乡间劳作的休闲,还是文人们追求的一种文学形式。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等艺术特色,广泛流行于皖、湘、赣、鄂一带,在以安庆为中心的区域形成了“民间歌谣文化带。”桐城歌在与黄梅调的融合中,孕育出了黄梅戏。除此之外,方言与土话的叠现、内容的广泛、文化底蕴的熏陶都使得桐城歌成为一种融文学和音乐的艺术。桐城歌也成为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人民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桐城歌焕发勃勃生机。但是随着传承人的逝去与文化传扬过程中的断流,桐城歌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桐城市政府的保护措施也在紧张地推动和进行中,一套以桐城市文化馆为中心的文化传承规划也在不断成形。

二、调研主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汉族民歌,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也走过了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辉煌璀璨到渐渐淹没的时代。但伴随着人们对桐城歌价值的重新认识,尤其是2008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桐城歌得到了有效地抢救与保护,再次焕发了生命力。桐城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向上的精神品质在这个时代依然闪烁光芒。

然而很多曾经与桐城歌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这样的结果,比如庐剧。我们本次的调研主要分析总结桐城歌的成功发展模式,并与庐剧的发展进行横向对比,试图从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分析桐城歌的发展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推广可行性。

 

三、调研成果

(一)桐城歌发展模式分析

1、桐城歌与黄梅戏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闻名中外的黄梅戏也是在广泛吸取、借鉴桐城歌的唱作方式的基础上由桐城歌演变而来。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具体类别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时兴歌(情歌)就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等艺术特色,广为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明代杂曲集》及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均收录桐城歌),不仅成为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还影响到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等更大空间,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范围广泛的桐城歌谣文化带,尤其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因性孕育与塑造作用。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桐城歌”或“黄梅歌”。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与桐城歌类似,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此外,我国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早年正是受到了桐城歌的影响,形成了她唱腔悠扬甜润的特点。

除了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和塑造作用之外,黄梅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名声大噪。黄梅戏在全国享有盛誉,甚至在国际范围内小有名气的情况下,整体提升了桐城歌的知名度,为桐城歌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2、宣传举措的丰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影响不断扩大,桐城市文化馆紧跟社会发展态势,于2009年建立官方网站。网站正式上线后,在首页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重点展开对桐城歌的线上宣传,向群众介绍桐城歌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并对桐城歌传承保护所进行的活动进行及时报道。2010年,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张志鸿做客桐城新闻网,全方位地向市民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桐城歌宣传工作的同时,政府依旧积极保持着与传统纸媒的联系。2013年安徽日报通讯报道《桐城歌赋走街巷》,安徽日报记者报道《桐城歌:山水相依歌四季》。

为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桐城歌的影响力,政府和文化馆不断推动桐城歌相关活动的开展。

2009年桐城市首届文化节开启,文化节期间政府特地打造《桐城歌》广场演唱会,邀请非遗桐城歌项目传承人吴云芳等参与演出,自此,桐城歌表演成为每届文化节及新春晚会必不可少的部分。2011年,桐城市文化馆在市文化大楼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剪纸绘画艺术作品展览,引来大批市民前来观看。作品由盛东桥、毕国栋、孙书正、严丽莉、盛莉、薛海霞共六位桐城市艺术家,在深入了解24首桐城歌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剪纸和绘画创作而成。文化馆此举目的在于多角度宣传桐城歌,向市民展示“桐城歌”不仅有文学的语言美,歌唱的音乐美,还有美术的画面美。

2012年,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在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前提下,整理编辑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一书。2月,桐城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桐城歌位于展览的醒目位置。2012年上半年,文化馆多次赴大关旵冲进行“桐城歌”采风,11月份协助文化部赴青草、范岗等地拍摄”桐城歌“专题片。

2013年3月,桐城市文化馆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免费培训班,借此推动广大市民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歌谣,打造桐城地方特色文化。同年5月,配合中央4套频道拍摄“桐城歌”专题片。

2014年4月,桐城市文化馆为保护桐城歌这一文化瑰宝,制作《吴楚遗韵——桐城歌》画册,并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同月,桐城市文化馆与图书馆联合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徐元勇来桐城举办了“歌唱艺术谈”讲座,向市民展示桐城歌演唱的很多技巧,给前来听讲座的市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10月,文化馆帮助成立了桐城市桐城歌老年歌友会。同时,文化馆面向全国征集《桐城歌》研究论文,旨在丰富桐城歌研究资料,扩大桐城歌影响力。

3、学术研究的推动

桐城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民间歌谣,桐城歌融入了文学的艺术,从民间文化向辞赋发展,成为古今文人们热烈追寻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学术工作者纷纷展开了对桐城歌的研究,他们对桐城歌的发展与传承做了一定的贡献,是桐城歌发展模式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张志鸿在这些年对桐城歌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作为桐城市文化馆的馆长,保护与传承桐城歌一直是张馆长的工作。在研究桐城歌的过程中,张馆长在搜集、整理桐城歌,以及桐城歌的宣传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努力。

他带领文化馆的成员为桐城歌的发展构造了一个新模式。“五年计划”和“政府、民众、传承人、文艺工作者、学生”为一体的传承,都是张志鸿团队在桐城歌的传承、保护中探究出来的成果。同时,张志鸿还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强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与叶濒合作出版《桐城歌》、拜访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徐元勇,都是张馆长在桐城歌的宣传方面做出的一些措施。

经过20多年的收集整理,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叶濒完成了自己几十年来的愿望。2013年2月,《桐城歌》在黄山书社出版发行。在无数次大街小巷拜访的过程中,叶濒对桐城歌的起源及形成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实地的探索,最终从上万首原生态歌谣里筛选出了800首经典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桐城歌被保留下来。

在2014年,《音乐时空》期刊刊载了《桐城歌传承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的文章,作者是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徐慧俊。徐慧俊在接近一年的调研中,对桐城歌的传承现状及原因做了一个深入的研究。面对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徐慧俊通过走访市民等形式,希望能找出原因,为其发展提出一些思路。调研的很多数据都被政府部门重视,作为构建发展模式的基础。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院长徐元勇,也在桐城歌的明清民俗文学流变方面做了研究。在以前日本学习的时期,徐元勇接触到许多桐城歌的原始歌谣和资料,产生了兴趣。后来,在教学生涯中,徐元勇致力于桐城歌文化的研究,为大众了解桐城歌的历史、认识桐城歌,都做了一定的努力。

4、桐城歌传承人的保护与培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口承文化,其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杰出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历史上杰出传承者的出现, 则是以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开放政策为条件的。我国政府构建了由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成的保护体系, 每一个名录项目, 都有相应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支撑。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面对着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对桐城歌的传承人的保护和宣传更成为重中之重,政府和文化馆也时刻关注着传承人的发展,积极为传承人服务。在各方努力下,桐城歌非遗传承人查月华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称号。2015年03月10日,省文化厅公布了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安庆市10人榜上有名。桐城民间文学类桐城歌传承人查月华跻身其中。

拓宽传承方式,建立或承认单位或团体传承方式。传承人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个人, 除了个人传承外, 还有单位(团体)传承。从国外经验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而言, 单位或团体传承往往比个人传承更具有影响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应将其作为传承人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确认并推广。

保护传承桐城歌,也要把目光放在传承上,要从新的一代抓起,因此桐城市一直致力灌注新鲜的表演血液。一贯重视学生文体教育的桐城六中,将桐城歌收入校园表演项目中。2009年桐城六中排演的桐城歌《哑谜歌》,唱响桐城,走出安徽,并在央视“星光大道”上一展风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12年桐城六中再次携桐城歌经典唱段《灯歌子》,亮相桐城市校园艺术节,并获得艺术节汇演声乐类一等奖。

5、制定《桐城歌五年保护计划》

桐城市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条例的指导下,结合桐城市本地以及桐城歌的传承保护的实际情况,2006年5月,桐城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拟定了五年保护计划,由桐城市文化馆负责组织实施。

五年保护计划首先强调对桐城歌的保护应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开展保护工作。保护的第一步是摸清桐城歌的起源及其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更广泛更系统地搜集整理汇编原生态的桐城歌谣及曲谱,了解桐城歌吟诵、歌唱的表演形式,并在普查基础上,建立健全桐城歌档案数据库。

除此之外,由于桐城歌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对其他歌谣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其保护不应仅停留在对其自身的研究,更应横向联系,把握桐城歌与其他民间歌谣的异同。针对这一点,五年保护计划也提出通过成立桐城歌研究会,探寻桐城歌历史变化和民俗活动的轨迹,以及它与黄梅戏、吴中歌谣等民间歌谣的内在联系。

五年保护计划还强调,在充分深入了解桐城歌的历史起源、重要价值、自身特色等之后,对桐城歌的保护就要加大对桐城歌的宣传力度,提高它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喜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出版有关桐城歌的专著,展示普查和研究成果,还可以创建桐城歌网站,运用现代传媒,传播桐城歌,扩大其影响。

五年保护计划除了给出政策上的指导,针对每一年的保护工作还都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在该计划的指导下,每一年对于桐城歌的保护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在收集叶濒同志历经20多年整理的800首经典歌谣的基础上,联合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一书。上半年,文化馆工作人员多次赴大关旵冲“桐城歌”采风,走访古书老艺人曹科道,文化馆人员对其现场录音录像和相关信息登记;十一月份,文化馆协助文化部信息共享摄制组赴青草、范岗、陶冲、孔城、嬉子湖等地拍摄“桐城歌”及草根艺人专题片,为期三天;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非遗精品“桐城歌”,也为了将文化馆制作的60幅“桐城歌”绘画、剪纸艺术作品价值发挥到最大,文化馆组织了多次艺术作品展览,包括赴大关镇小关村与双港镇双铺中心小学桐城歌绘画、剪纸艺术作品巡回展览,和第二届中国·桐城文化节书画美术摄影作品暨非遗保护成果展——“桐城歌”剪纸绘画艺术作品展,并着手出版《桐城歌》画册。

2013年元宵节,文化馆在文化大楼前广场开展“百姓周末大舞台,欢天喜地闹元宵”桐城歌乡新春演唱会;3月份,文化馆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免费培训班,希望借此推动广大市民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歌谣,打造桐城地方特色文化;端午节文化馆举办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欢庆端午佳节“桐城歌”演唱会;5月份配合中央4套拍摄“桐城歌”专题片;国庆节文化馆又组织开展了桐城歌暨黄梅戏戏迷演唱会,以欢唱桐城歌的方式与市民们共度佳节;在送文化进企业的过程中,文化馆工作人员赴新渡镇新天地农资有限公司举办了“走进新天地”桐城歌专场演唱会;11月份,文化馆举办“桐城歌乡传雅韵 黄梅戏曲梨园春”社区戏迷活动图片展。

2014年,文化馆牵头组织创作编排《桐城歌组歌》,并于3月份在龙眠街道城郊社区居委会,由市民进行首次表演;4月10日,《吴楚遗韵-桐城歌》画册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文化馆保护桐城歌这一文化瑰宝的又一创新之举;4月19日,文化馆与市图书馆联合邀请了南师大艺术学院教授徐元勇来桐城举办了“歌唱艺术谈”讲座,向大家展示了桐城歌演唱的很多技巧,给前来听讲座的市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桐城市老年歌友会长期在文化馆二楼开展活动,受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影响,由文化馆于10月24日帮助成立了桐城市桐城歌老年歌友会,由此可见桐城歌保护工作影响已日渐扩大;继续开展桐城歌普及培训,组织演艺图片实物展览;建立桐城歌网站,宣传介绍桐城歌。

2015年,建立桐城歌传习所和桐城歌保护基地,培养传承人。最后,五年保护计划也针对未来几年对桐城歌的保护给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如2016年成立桐城歌研究中心,进行桐城歌学术交流研讨;2017年成立桐城歌艺术团,传唱推介桐城歌艺术;2018年建设桐城歌展馆及演艺中心。

6、“桐城歌进校园”的开展

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和桐城市文化馆为了增大桐城歌的影响力,陆续开展了很多活动,其中有一个重点部分就是“桐城歌进校园”。

2015年4月开始,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市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桐城歌先后走进大关镇卅铺、大关两所中心小学。这次活动邀请了桐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查月华,原生态民歌手江守本走进校园,为同学们演唱原汁原味的桐城民歌。现场有近千名小学生跟着民歌手们一字一句学唱,态度极其认真,让孩子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同时,桐城市剪纸艺人薛海霞展出了她精心准备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为题材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用另一种方式加大同学们对桐城歌的兴趣,体会桐城歌的魅力。

在这次活动之前,桐城六中、桐城师范两所学校内早已有关于桐城歌的宣传推广,以桐城六中为例,2008年10月,桐城六中的合唱团的经典节目《桐城歌》之《哑谜歌》首次亮相桐城市中小学艺术节并荣获一等奖,在此之后,桐城六中合唱团凭借着对桐城歌的改编和创新《哑谜歌》,分别在桐城市、安庆市的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12月26日,《哑谜歌》登上央视《星光大道》大舞台。2011年5月,《哑谜歌》代表桐城市赴淮南参加了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二次会商会议欢迎晚会。同时,很多老师也开始对桐城歌进行调查研究,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徐慧俊老师就是研究桐城歌的佼佼者。

“桐城歌进校园”活动使得桐城当地的学生对其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在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结合当代元素,与时俱进

多数的传统文化都在现代社会中渐渐没落,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脱节,是基于传统生活方式产生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间的鸿沟,而传统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试图缩小乃至消除这种鸿沟,要做到这点,结合当代元素,与时俱进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桐城歌在保护和发展的成功模式也包含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成分,这些能为其它的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众多的思路。

我们在与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张志鸿的交流与相关的网络资料查找中,对桐城歌发展模式中与时俱进的成分做了一个总结。

时至今日,桐城市共进行了6届桐城歌演唱会,这些演唱会多数在一些传统的节日中进行,桐城市希望通过现代演唱会的形式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桐城歌的舞台;桐城市还积极地参加安徽省皖江八市的原生态民歌大赛,桐城歌的表演者还获得了两枚银牌,通过这种区域性的文化比赛,能大大地加强人们对桐城歌的了解,对桐城歌的“走出去”显然意义巨大;桐城市还借鉴黄梅戏的传承优点,广泛地组织社区群众唱桐城歌,并将原生态的音乐唱腔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结合,将现代桐城人民的生活场景养鸭与传统的桐城歌唱腔相结合而创作出的歌曲《养鸭歌》,这首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民歌在桐城人的心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桐城歌还通过吸收流行歌的元素创造出新的桐城歌形式,并准备通过编写广场舞的表现形式,让桐城歌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桐城市还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桐城歌刻录成音像制品,利用新媒体,将桐城歌通过MTV发行,并筹建桐城歌的网站,大大地拓展桐城歌的传播范围。桐城市有关部门广泛地征集关于桐城歌的论文,未来规划为出版论文集,为一些调研桐城歌的专家学者提供基础资料支持。通过召开研讨会、成立桐城歌研究会的形式,为专家和学者提供深层次的认识。桐城市还高度关注桐城歌发展过程中吸收的新力量,通过成立桐城歌艺术团,以及桐城歌进校园活动,为桐城歌的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力量。

(二)推广可行性分析——以庐剧为例

1、与其他剧种的的相互促进

庐剧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霍山县拥有“庐剧源头”的丰富艺术土壤。

庐剧的发展,参照黄梅戏与桐城歌的密切联系,可与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共同交流,协同发展。同时,也可以与安徽当地的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加强交流,为自身的发展汲取足够养分,丰富其发展内容,创新其发展形式。

2、宣传措施与学术研究

庐剧以其在安徽省六安市(革命老区)、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省会)的独特的地理优势,文化形态渗透入该地区民众的精神层面时,便形成有独特区域色彩的人文风貌。庐剧有幸生存在中国革命摇篮之一——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知名度有很大提升,宣传的若干举措效果也十分明显。

3、发展规划与校园影响力

桐城市相关政府部门为桐城歌量身定制了《桐城歌五年保护计划》,为桐城歌在未来的发展阶段指明方向,保驾护航。庐剧方面,合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虽说为庐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政策优惠,纲要部分内容提及到庐剧的发展问题,但是非专门为庐剧制定的发展规划,针对性并不是太强。专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量身定制发展规划,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会更加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扶植其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提高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桐城歌在各级文化站的协助下下,此项工作开展的较好。大关中心小学、桐城六中、桐城师专在桐城歌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他可借鉴桐城歌这种在各级文化站的协助之下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相关经验,同时,加强当地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对其的发展探究和保护。

四、总结

通过此次的调研,我们大致总结了桐城歌的发展模式,发现了其中很多的可取之处,如文化馆,传承人保护,桐城歌进校园等,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障碍,比如传承人的老龄化,资金不足,当地人的意识不足等等。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张志鸿特别强调了资金和人才的问题,政府的财政支持对桐城歌的保护与发展是意义重大的,桐城歌的持续发展需要吸收有知识的年轻人。同时,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也是桐城歌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和障碍也正是当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如果桐城市能够将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那么桐城歌的传承与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对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会提供更多的思路。

 

作者简介:主要撰稿人孟雪锋,男,就读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赴桐城“桐城歌调研团队”队长。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以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社会调查走访,积累素材。详细的解析了桐城歌的发展模式,及其推广可行性。

手机:15656938004

QQ:654419817

邮箱:lamengxuefeng@126.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磬苑校区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